当前位置: 首页 > 教育资讯

北大排名第1, 复旦、南大跌出前10, 6所四非高校学科进入世界前50! 62所高校上榜, 请您来看!

近日,《2021年U.S.News世界大学学术排行榜》隆重推出,由于这个排行榜是世界四大权威排行榜之一。因此,吸引了无数人的眼球,可见,世界大学排行榜的推出时间,也是一门艺术。在适当时间推出,其效果不言而喻。

最近对《2021年U.S.News世界大学学术排行榜》进行细致整理,结果,有许多新发现。比如:2021年U.S.News世界大学学术排行榜中,世界著名大学前50名的学科,中国有62所高校入围。

一、学科进入《2021年U.S.News世界大学学术排行榜》前50名,且数量达到10个以上的实力高校排行榜

1、北京大学(C9联盟高校,985工程大学,211工程大学,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A类),共有19个学科进入世界前50名,排名中国内地高校第1,令人振奋。

2、清华大学(C9联盟高校,985工程大学,211工程大学,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A类),共有17个学科进入世界前50名,排名中国内地高校第2。清华的工科实力很强,理应排名中国内地高校第1,但未能如愿。

3、上海交通大学(C9联盟高校,985工程大学,211工程大学,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A类),共有14个学科进入世界前50名,排名中国内地高校第3。上海交通大学工科实力很强,实至名归。

4、浙江大学(C9联盟高校,985工程大学,211工程大学,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A类),共有13个学科进入世界前50名,排名中国内地高校第4。浙江大学被誉为“东方的剑桥大学”,这一排名,也如实地反映了浙江大学的综合实力。浙江大学请继续加油,再创浙江高校在世界大学排行榜中的新辉煌。

5、中国科学技术大学(C9联盟高校,985工程大学,211工程大学,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A类),共有11个学科进入世界前50名,排名中国内地高校第5。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这个集团,真正体现了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真实水平。也为中国国内部分排行榜中,中国科学 技术大学正名了。可喜可贺!

6、哈尔滨工业大学(C9联盟高校,985工程大学,211工程大学,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A类),共有10个学科进入世界前50名,排名中国内地高校第6。哈尔滨工业大学由于学校的地理位置比较偏,所以在国际、国内大学排行榜上,都相对比较靠后。其实,哈尔滨工业大学是中国最顶尖的大学之一,美国对哈尔滨工业大学进行制裁,就真真切切地反映了哈尔滨工业大学的真实水平。

以上6所高校进入世界大学前50名的学科,均超过了10个以上,实力由此可见一斑。请网友们为以上六年大学点赞,为它们的实力致以衷心的祝贺!

二、学科进入《2021年U.S.News世界大学学术排行榜》前50名,且数量达到10个以下的实力高校排行榜

1、华中科技大学(985工程大学,211工程大学,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A类)以9个学科,排名第7,正好可以回击部分网友对华中科技大学的质疑。

2、中国科学院大学虽然只是一流学科建设高校,但是在2018年公布的全国高校第四轮学科评估中,有30个学科是A类学科,早已具备了世界一流大学的实力。此次有8个学科进入世界前50强,排名国内高校第8。有点小委屈。

3、华南理工大学(985工程大学,211工程大学,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A类)与中国科学院大学均以8个学科,排名全国高校第8,值得一提。这才是华南理工大学的真实实力。

4、西安交通大学(C9联盟高校,985工程大学,211工程大学,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A类)有7个学科上榜,排名国内高校第10。

5、不过,遗憾的是复旦大学(C9联盟高校,985工程大学,211工程大学,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A类)只有7个学科上榜,与天津大学、西安交通大学一起并列排名第10。

武汉大学排名第14,南京大学(C9联盟高校,985工程大学,211工程大学,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A类)排名第15,北京理工大学排名第19,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排名第22,四川大学排名第37,厦门大学排名第38,都是令人疑惑不解的排名。

三、学科进入《2021年U.S.News世界大学学术排行榜》前50名的“双非”“四非”高校情况

1、山东科技大学、南京工业大学,各有2个学科上榜,并列第45名,难能可贵,入围第二轮“双一流建设高校”的机会更大了。

2、江苏大学、深圳大学、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双非、一流学科建设高校)、曲阜师范大学等四所高校,均有1个学科进入世界前50名。这种证明综合实力的排名,正是内地“双非”“四非”高校所欠缺的。

虽然2021年U.S.News世界大学学术排行榜只是一面之词,还需要有更多的排名来进一步证实,但是,它毕竟反映出上榜高校的进步和综合实力。榜上有名,是实力的反映,是进步的表现,但还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继续拼搏,再创辉煌!

山东科技大学、南京工业大学、江苏大学、深圳大学、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曲阜师范大学以及其他“双非”“四非”高校,加油!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教育资讯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