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教育资讯

中国数学天才陈杲: 26岁攻克世界难题, 放弃美国高薪, 为国争光!

2021年达摩院青橙奖10位青年科研人员获奖名单公布。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这10个人均在35岁以下,其中就有南北“数学双子星”的韦东奕与陈杲。而来自中科大的陈杲是10人中年纪最小的,今年27岁。

要说陈杲是位天才,那可一点都不为过。12岁上高中,14岁进入中科大少年班,18岁攻读数学博士学位,22岁开展博士后研究工作。

2020年,这位在美国深造5年的优秀科研人才让美国惋惜不已,他拒绝美国的高薪工作,回到祖国,成为中科上海研究院的一名特任教授。

2021年2月26日,中科大发消息称中国科大在复微分几何领域攻破世界难题,取得重要进展。人们在喜悦的同时这才注意到事件背后的90后数学家陈杲。本期子牙童趣人物纪就讲讲这位了不得的小伙子的故事。

(一)

1994年,陈杲就出生在久负盛名的文化之邦瑞安,他的父亲是位教育家,不愿孩子被动学习的他很早便以“自立”为中心培养孩子,让孩子能具备自律习惯、自学能力、自立人格,从而优效学习,立足社会。

幼儿时期家里人着重于他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刚入学的时候,相较于班上动辄100分的孩子来说,陈杲的成绩并不十分突出,但他与家里人都没有过多关注成绩。

爸爸告诉他,学科知识都是有体系的,大方向上听老师的,这样可以少走弯路;而到了具体学习时,要更多地通过自学。

自学可以帮助自己找到最容易接受的学习方式,也可以提高自制力。爸爸把陈杲的教育战线拉得很长,这也许在前期看不到什么成效,但日积月累下,陈杲怎么能不优秀呢?

爸爸的方法是有效的。10岁,别的孩子还在读小学四年级时,陈杲就连跳三级考入了初中。在校园里,一群大孩子中的陈杲瘦小到老师都以为他走错了学校。

小小的孩子,有着大大的自律感。有一次做课间操时,陈杲不小心在楼梯上摔倒,老师怕他崴到脚,便让他去教室里休息。没想到老师巡视教室时,却看到陈杲在教室里跟着广播认认真真地做着操,当同学们从操场回来后,他又埋头于作业。

陈杲所在的学校一般上午学习文科知识,下午学习理科知识。因为年纪小,陈杲的体力和精力都比不上其他初中孩子,其父母便向学校递交了免去孩子下午课程的申请。

学校在考虑了陈杲的年龄,以及他良好的自学能力后,同意了。即使下午没有去学校学习理科,陈杲的成绩也一直很好,每次参加培优考试,他的数学成绩都名列前茅。

陈杲是一个很喜欢理科,十分理性、讲逻辑的孩子。这让他在班级里有些“不同寻常”。他理性到什么程度呢?

语文老师点名起来回答问题,他能把答案归纳清晰,按照一、二、三点的顺序依次答出。

不光答题,陈杲写作文也是十分有条不紊,思路清晰的,他往往能够利用逻辑思维来表达自己的观点。

2006年,陈杲获得了全国奥数竞赛的一等奖,以12岁的年龄进入瑞安中学学习。这个所有百年历史的中学是瑞安人的骄傲,而12岁的陈杲后来也成了瑞安中学的骄傲。

(二)

瑞安中学给陈杲的成长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但因为年龄太小,他与同学们的共同话题很少,同学和老师都照顾他,却不能让他完美地融入集体生活。

学校考虑到他的个性化发展,便不强求他交作业,也免了他的早修课程,为了让他有更多的时间来完成更有挑战的科目,学校也尽可能地给了陈杲更多的自由时间。

其实在学校里,陈杲的同学还是十分崇拜他的,他聪明还谦虚,有风度还讲道理。遇到不会的题,同学们去请教时,总会用适用于当时课本的方法给同学讲解分析。从不藏私的陈杲得到了同学们的一致好评。

陈杲高中时,理科相对较好,而语文相对薄弱。这个薄弱其实也只是他自己认为的,可能相较于理科成绩来说,他的文科稍微逊色。

语文老师总是会放大他的优点,让他不要灰心,只要静下心来做,成绩对他来说不是难题。就这样,陈杲转换态度,不再对文科失望,成绩也有所提高。

2008年,读高二的陈杲打算参加高考,那时候他14岁。家里人的意思,是想让他经受一下“打击”,好看到自己的不足,从而逐点逐面地完善自己。

但事情却现出了大家都没想到的转折——陈杲考过了。在还没自学完高三课本的时候,陈杲考取了超过全国重点线84分的好成绩,从而进入了中科大少年班。

不得不说,选择高考是十分正确的,陈杲很适应少年班的学习模式。他选择了最喜欢的数学系,课堂上,老师只提纲挈领地讲重点,剩下的全靠学生自学完善。

这让从小自学的陈杲高兴坏了,因为他终于有了可以自由支配的,在识海中遨游的时间与机会。少年班的学生可以说都是十分优秀的。

在这里,小小的陈杲可以和同学们畅所欲言,学习中的难题也可以一起讨论研究,这可比他以前自我消化所有难题来得痛快多了。

18岁,其他人刚上大学的年纪,陈杲已经去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攻读数学博士了,在那里他还获得了全额的奖学金。

2017年,博士毕业的陈杲来到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进行博士后研究,2019年又在威斯康星大学任博士生导师。

(三)

2020年,在母校中科大的邀请下,陈杲放弃了海外的一切,回到了生养他的祖国,并于中科大任教。

当陈杲把他回国的消息告诉他的中学老师时,他的老师很是开心,回国为国效力,为国家贡献力量,是每个国人都应该放在心里的事,他为众多在海外留学的学子们,做了个榜样。

2021年,陈杲在国际数学界最权威之一的数学期刊——《数学新进展》上,发表了《J方程和超临界厄米特—杨振宁—米尔斯方程的变形》的论文。消息一出,便引起国际数学界的高度关注。

现在,向大家介绍一下这篇论文吧。不知道大家能不能听明白,不说别的,反正小编是有种“不明觉厉”的感觉的。

陈杲的这篇论文讲的是复微分几何研究范畴的内容。在这个领域里,有两个来自物理学的方程至关重要。

一个是和相对论紧密相关的凯勒-爱因斯坦方程,另一个是成为量子力学标准模型的厄米特-杨振宁-米尔斯方程。

复微分几何界的核心任务,就是在稳定的前提下求解这两个方程。陈杲的研究成果便是成功将其解出。

培根说: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凡有所学,皆成性格。陈杲的论文就显出了他的周密,也体现了他严谨的性格。

在“自立教育”教育下成长的陈杲,从小就有自由的成长空间,他用自己的自立、自律、自学成就了自己,他的成材也为众多家长提供了一个可选择的、优秀的培养方向。

俗话说:“长江后浪推前浪”,陈杲就完美地诠释了这句话,虽然前浪也在自己的领域里发光发热,但“后生可畏”也是实实在在的。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教育资讯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