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教育资讯

当教室比较吵的时候, 老师是要继续上课, 还是停下来“整顿”?

一位新教师告诉我,她在上课的时候,班级中的学生特别吵,吵得她都无法正常上课。于是我问她一个问题:当教室比较吵的时候,作为老师的你是要继续上课,还是停下来“整顿”班级纪律呢?她说她是直接走出教室去找班主任老师解决这个问题……

老师对不同的学生会有不一样的态度,大部分老师比较欣赏学习上比较自律的学生。同样的道理,学生也对不同的老师采取不一样的态度:脾气比较差的老师上课,他们在听课的时候都是老老实实的;脾气比较温柔的老师上课,他们会一次次试探相关老师的“底线”,当经过一次又一次的“底线挑战”而没有遇到任何阻力之后,这个科目的课堂很有可能会直接变成热闹非凡的“菜市场”。

作为从教多年的老教师,当教室的课堂纪律出问题的时候,我不可能继续上课,而是直接终止新授课的讲解,直接给课堂教学按下“暂停键”。我发现,当我停止授课3-5秒,并把严厉的目光聚焦到那些侃侃而谈的学生身上时,他们立即变老实了,课堂立马安静下来。在这个过程中,就算老师没有任何说教,没有任何惩戒措施,相关学生也会“夹紧尾巴”听课。

可能你会觉得班级学生太多而管不住课堂纪律,其实教师的课堂调控能力和学生的数量关系并不是特别大:有些老师,班级中只有寥寥四五个学生,依然会出现老师上自己的课,学生在下面闲聊网络游戏的有趣之处;而有些老师班级中的学生多达五六十人,课堂教学的秩序依然没有任何问题,这和老师的性格有关,也和老师的课堂调控能力有较大的关系。

作为老师,我们必须清楚:良好的课堂纪律是学生学好某一个科目的保证,如果老师上课的讲解和学生的听讲成了两条“永不相交的平行线”,老师在上课的时候滔滔不绝,学生在下面做自己的事情,再或者老师整节课都在“自问自答”,整节课都在表演“单口相声”,这种班级的学生,其学习成绩“精致”到一个境界,那是非常正常的事情。

不管是主科老师还是副科老师,在上课的时候都应该有老师的威严,都能让学生感受到你是老师,他们是学生,他们必须对你保持足够的尊重。该板起脸的时候你绝对不可以笑眯眯,该严厉批评的时候千万别“隔靴搔痒”,当你在学生面前树立起不怒自威的形象时,你会发现你在课堂教学中会少很多的“中梗阻”和“绊脚石”。

另外,新教师在教育教学中最好别把学生当作所谓的“知心朋友”,一方面你们之间的年龄存在比较大的悬殊,另一方面学生真的把你调整为“知心朋友”的档次,你很可能无法管住他们,至少在课堂教学中他们会让你相当不自在。老师管不住学生,其实很多时候并不是他们的教学能力存在问题,而是他们在课堂调控的理念存在“跑偏撞边”的情况。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教育资讯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