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教育资讯

双减政策落地, 孩子们没有作业, 网友: 家长们能放心躺平吗

说到今年最重要的改革,莫过于教育行业的双减政策。如今双减政策已经推行有一段时间,不管是5+2课后延时服务的推行,还是延迟孩子们的上课时间,都获得了家长及老师们的认可。其中对于校外培训机构的严厉打击,也让家长们看到了希望,认为孩子们减负减压的春天已经到来。

可是这样的轻松时光并没有过多久,就有一些家长表示担心。他们担心校外培训机构被关停,真的没有渠道补课,应该如何应对以后的中考?此外,教育部门号召减负减压,孩子们没有作业,那么他们的成绩又应该拿什么来保障!

其实想要保障孩子的学习成绩并不难,只要家长承担起自己的教育责任,懂得督促和约束孩子的行为。在平常及时的进行引导和提前规划,那么孩子的成绩并不会因为没有作业减负减压而降低。

要知道,孩子的成长不能完全以靠学校的管理,还需要家长的陪伴及督促。如果父母对于孩子的成长不够关心,对于他们的学业不够看重,那么即便有学校督促也很难获得一个良好的成绩。

双减政策落地,孩子们没了作业,家长们却开始担心!

相比起往年的减负减压政策,今年的双减政策可以说是力道十足。先是关停了许多校外培训机构,后来更是将孩子们的作业减轻。就在大家纷纷为孩子们压力减轻感到欣喜时,一个新的问题出现在大家面前。

那就是孩子们没有了大堆的作业,也不用上辅导班,那应该通过怎样的手段,帮助孩子维持成绩的稳定?的确,在双减政策推行后,孩子们的自主支配时间增多,学习压力也有所减轻。

在这种时刻,想要维持好孩子的成绩,就需要父母对孩子进行约束督促,帮助他们树立起自动自觉的学习精神。如果父母对于孩子的作业毫不关心,很有可能因为孩子自觉性不高,无法及时认真的完成校内学习,从而导致成绩有所下降。

前不久网络上曝光的一个信息,引起了大家的广泛关注。在某所学校开学之后,大批学生因为假期过于贪玩而没有完成作业,以至于开学之初到那集体补作业。这样的画面让人感到哭笑不得,又忍不住有些担忧。

如果家长在漫长的假期中不懂得及时督促孩子,那么双减政策的推行固然减轻了孩子的学习压力,同时也会让孩子的自觉性降低,成绩下降。

家长如何带领孩子正确面对双减政策?

1、不能躺平

想要让孩子保持良好的成绩,父母首先要做到学会自我学习,提升自己的家庭管教方式。与此同时,家长不能够因为双减政策推行,孩子们的学业压力减轻,就真的放任自流,任由孩子躺平。

要知道,在双减政策推行之后,家长们将拥有更多的时间陪伴在孩子身边。随着时间的增加,父母们也应该提高自己对于孩子的要求和管束。在平时的生活中,多与孩子沟通,争取做高质量的父母。

用自己的言行为孩子树立一个良好的榜样,从而让他们提升自己的专注和自律性。这样一来,即便是学校减轻了作业压力,孩子们没有了过多的学习任务,他们也能够保持一个积极向上的状态。自然,学习成绩也能够得到一定保障。

2、注重生活体验

双减政策实施后,孩子们家庭作业也有所减轻,他们拥有了更多的个人支配时间,这时候父母就应该关注起如何对孩子的校外时间进行规划安排。比如,父母可以在孩子作业完成之后,根据他们的喜好,设置一些小项目。阅读课外书,与孩子做游戏,这些都是在帮助孩子提升生活体验。

除此之外,家长还可以鼓励孩子参加家务劳动。让孩子与父母一起完成家务活,通过实际劳动来完成个人性格的成长。如果父母在减政策推行之后,只关注孩子的成绩而不注重对孩子的生活进行管理,那么很有可能导致孩子自觉性降低,因为没有人督促而对学习失去积极性。

总结:

综上所述,我们就可以了解到双减政策的实行,对孩子的成长的确是具有一定意义的。但是,家长们仍旧需要对孩子多加关注,毕竟所谓的双减指的是减去不自觉的孩子和不重视教育的父母,并非是单纯减去孩子的作业量和学习压力。

如果父母想让孩子始终保持一个良好的成绩,在未来拥有一个良好的生活,现在要做的就是多督促孩子,多陪伴孩子。只有用能正确的方式引导教育吗,才能帮助孩子成为一个坚持学习,积极又努力的人。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教育资讯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