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教育资讯

“劝人学医, 天打雷劈”, 这话有科学依据吗? 看看过来人怎么反馈

文/教育新视线

前言

每年的高考成绩公布后,考生们都要进行后续的填报志愿工作,从某种程度上说,填报志愿的重要程度比高考成绩还大,考得好填不好,也只能是白搭。

高考生们进行填报志愿的时候,不仅要选择合适的大学,还有选择合适的专业,大学选不好可能还行,可专业一旦选不好,将来的就业方向将会直接受到影响,虽然大学也可以转专业,但转专业难度极大,而且名额十分有限。

因此在选择大学专业的时候,大部分人都会慎之又慎,全家一起思考,还有的家长会直接斥重金聘请专业的专家来指导孩子,其实在现有的大学专业中,大部分都是比较靠谱的,也基本上都能找到比较理想的工作,只是有的学习难度大,有的学习难度比较小而已。

想必大家应该都听过一句话“劝人学医,天打雷劈”,明明医学是当前极有发展前景的大学专业,为何会传出这样一句话?这句话到底有没有科学依据呢?听听过来人是怎么说的吧。

一直以来,医学都是深受欢迎的热门专业

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都离不开医学类专业人才的支持,一直以来,医学都是深受欢迎的热门专业,特别是2020年疫情发生后,更让越来越多的人都意识到医学类专业人才的重要性。

因此,在近几年的志愿填报中,医学类专业受欢迎程度非常高,大量高分学子放弃了原本的志愿,投向医学类专业的怀抱,以当前的社会发展情况来看,医学类专业确实很有前景,这份职业不仅崇高,还拥有很好的现实意义。

大家都知道,医生是铁饭碗工作,而且属于铁饭碗工作中薪资较高的,还越老越吃香,发展前景广阔,社会地位也非常高,集这么多优点于一身,医学类专业和职业自然受欢迎程度很高了。

不过,医学类专业发展前景虽然好,但对学生的综合素质要求非常高,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劝人学医,天打雷劈”这句话是很有道理的,因为想学好医学类专业,将来从事医生工作,需要的前提和投入太多了。

选择医学类专业,必须满足三大前提

前提一:有毅力,有耐心

和很多专业的轻松毕业不同,医学类专业课业任务很重,学习难度很大,特别是在考试之前,需要背诵和记忆的东西非常多,除非是对医学类专业拥有极高的热情,并且有耐心,有毅力,否则很难学好这个专业,更不用说将来成为医生。

而且,医生工作对毕业生的学历要求极高,硕士及其以上只是基本条件,近年来活跃在医学界的医生,基本上都是博士以上的学历,有的还有出国留学的经历,低于这个标准的,很难进入医院任职。

前提二:家底厚,精力足

虽然近年来经济水平有了很大的发展,家家户户的生活水平也有了明显的提高,但物价也迎来了飞涨,供养一个大学生还是很吃力的,很多家庭只能供得上本科,父母都盼着孩子早点进入社会工作,帮着贴补家用,这种情况下就不适合学习医学类专业了。

医学类专业的学制都很长,最短的也在五年以上,再加上硕士和博士,基本上从18岁开始还要读十年以上的书,除非家庭经济条件优越,否则还真的供养不起。

其次,学习医学类专业也必须有好的精力,毕竟医生这份工作虽然前景好,可辛苦程度也是有目共睹的,只有有钱有闲的人,才更加合适,也更容易在医学行业有所发展,同样的,家庭经济条件优越的人往往比较有人脉,也更容易进入医院任职。

前提三:发自内心喜欢医学

常言道:医者仁心,医生的职业之所以崇高,主要是因为责任重大,肩负着“救死扶伤”的神圣任务,因此,医护类工作者不仅要有足够的专业知识,而且还必须发自内心热爱这个行业,否则即使专业能力再强,也很难为社会和人类的发展做出贡献。

结语:

综上所述,医学类专业虽然好,但决定学习医学类专业之前,一定要经过深思熟虑,设身处地的考虑自己是否适合,否则很可能十多年的时间和精力,以及金钱全都白白浪费了,毕竟学习某个专业,也是为了在这一行业有所发展,又不是为了学习而学习。#教育原创星选榜#

今日话题:对于“劝人学医,天打雷劈”这句话,你怎么看呢?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教育资讯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