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教育资讯

同样都是18岁, 一个住高档宿舍一个住群租房, 为啥差距这么大?

文/小当家的教育

在今天的开篇,先来问大家一个问题:你在18岁的时候,在做什么呢?

18岁是一个青春洋溢的年纪,对于很多人来说可能是刚参加完高考,可能已经步入大学校园,但还有一部分人是早早辍学回家。

可能每个人对于自己的人生都有不一样的打算,但不同的选择也就会产生不一样的结果。而最近,就有一部2016年的纪录片再次翻红,受到了不少人的关注。

《18岁的流水线》再次翻红

这是一部拍摄于2016年的纪录片,名字叫《18岁的流水线》。在这部纪录片当中,主角就是这些在流水线上工作的厂哥厂妹。

根据导演所说,他一共接触到了63位工作于流水线上的工人,其中有75%是90后,52%是95后,他们还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只有小学或者是初中的学历,半路辍学出来打工。

看着这些长相青涩的孩子,熟练地拿着工具操作,手上更是有大大小小的各种疤痕,着实令人心疼。

根据这些厂哥厂妹所说,自己一旦开始工作后就不能停止。如果稍微慢一下就有可能会影响到之后的生产,耽误了工厂的整体进度是谁都赔不起的。

即便已经工作满8个小时了,只要是领导一声令下,所有人又得重新回到工作岗位上工作,每个人每天就像是机器一样重复着相同的“机械运动”。

曾经的那些不愿意读书,叛逆期的少年少女们,在这里被管得服服帖帖。不知道大家还记不记得去年网上传出的某电子厂随意扔员工身份证的新闻?

当时很多人看来之后都义愤填膺,纷纷指责扔证件的人,但实际上这一幕在厂子中经常会上演,因为他们真的都已经习惯了。

同样都是18岁,一个住高档宿舍一个住群租房

在纪录片中,很多人在被问到为什么会辍学时,不少人的回答都是:读书不好玩。但在事实中,这些18岁的孩子觉得自己是在追求好玩,却不知道他们放弃的是什么。

不读书的短暂快乐已经限制了他们的思维,导致接触到的人都是与自己经历差不多的,却没看到那些通过读书改变命运的人。

这些厂哥厂妹,拿着自己可怜的工资,住着既乱又脏的小巷子群租房当中,每天活动也只局限于这个小屋子。连洗个衣服都要挂在头顶才能晾晒,几件衣服就是自己的全部家当。

在看到这一幕的网友也表示:可能连小偷看来都觉得可怜吧!但这一幕也说明了,既然不能吃学习的苦,那就得吃生活的苦。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就是18岁正在上大学的学生,他们在经过了十余载的努力之后,住上了学校提供的舒适宿舍,学校的级别越高生活配套设施就越好。

除了住宿之外,厂子里的食堂几乎看不见一点油水,而在看大学食堂简直就是满汉全席了。在他们埋头苦干的时候,却没想到大学生们正在明亮的教室里高谈阔论。

那些半路辍学的人,最后都成了什么样的人呢?

有一位网友分享了自己的经历,在他的老家就有不少人是中途辍学的。刚开始辍学进厂的时候,每个月也能拿到2000、3000块的工资,不想读书还需要交钱。

在短时间内看来,这份工作确实很不错,累是累了点但也能拿到钱。而等到十年之后再看,这些人过得并不好,仍然拿着辍学时的工资。

他们每天都在苦苦挣扎,网友形容这些人:每天玩命赚辛苦钱,一会骂孩子学校又要交钱,一会骂妻子又多好了几毛钱……

反观那些坚持读书的人,他们如今已经获得了稳定的工作,拿到手的薪资差不多是前者的二倍,而且还有完善的社保制度。到底是谁过得好,答案一目了然。

“幸存者偏差”总会被提及

在现实生活中,往往就是学历越高的人就越容易获得成功。但我们也不能否认,确实有一些学历低也能获得成功的人,但这始终都是少数,你又为什么非得认为是自己呢?

我们常说职业不分高低贵贱,但事实上职业与学历息息相关。往往那些动动脑子指挥一下手下的人怎么做的人能拿到高薪,而卖苦力的人却只能拿到一小部分。

再拿一个通俗的例子来说,同样是应聘保姆。初中毕业的保姆往往干着最累的活,每个月却能拿到几千块的薪水,而硕士毕业的保姆,月薪轻松过万,还被抢着要。

写在最后:

在当今社会,有多少人吃了没有文化的亏。虽然说应试教育确实加大了孩子们的学习压力,但这却能给学生带来不一样的机会。

读书并不一定是为了学习多少知识,而是要提高自身的见识,接触到更多比你更加优秀的人。如今不吃一吃学习的苦,未来有的是苦头吃。

今日话题:

你对于工厂流水线工作,有哪些看法?欢迎留言讨论分享。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教育资讯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