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占地1600亩的中国人民大学通州校区一期正式封顶,包括新闻学院楼、艺术学院楼、未来传播创新中心三大学部楼,该项目也将开始转入外立面装饰阶段。
中国人民大学通州新校区地处通州区潞城镇,位于北京城市副中心创新发展轴和生态文明带“一轴一带”相交形成的东北区域,东至春明西路,南至运河东大街,西至前北营路,北至兆善大街。用地规模110公顷,建筑规模105万平方米,学生规模21800人。2023年8月,新校区将能够独立运行。
“建成后的新闻学院楼地上建筑面积11331平方米,艺术学院楼地上建筑面积9550平方米,未来传播创新中心地上建筑面积则有3980平方米。”中建三局相关负责人说。
此前透露,人民大学通州校区与副中心整体建设和未来城市风貌相融合,遵循副中心城市规划和城市设计导则,将建设小街区、密路网,围合式的开放校园。该项目延续原有规划方案并与城市上位规划对接,将校内路网与城市道路衔接,形成统一的路网体系。校园建筑与街道界面要求相吻合,形成界面宽整有序的街墙。
校园公共中央绿地和未来建设的体育、文化等设施具备与城市共享的便利条件。新闻、艺术学院组团,一、二期学生宿舍组团,造出环境幽静,形态优雅的建筑组群,形成和而不同的积极对话关系。据悉,建成后的人大通州新校区将绿树成荫、青草依依、满眼绿色。预计将成为北京城市副中心核心区域内唯一一所全国重点高校,对贯彻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推进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设、促进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具有重要示范意义。
与市区内通常采用全封闭设计的大学校园截然不同,中国人民大学新校区是一座崭新的开放式校园。“我们正在打造校园慢行系统与300米生活圈,多条市政道路也将直接铺设到校园内。”中建三局这位负责人表示,这里正努力打造北京“样板工地”,以及未来首都的“最美校园”。
绿色与开放式校园的建设理念使该校区向外延伸,成为一处可持续生长的校园。中国人民大学新校区统筹考虑教学、科研、实验、办公、学习、交流、活动、生活、锻炼和休闲等功能需要,校园内将拥有溪流、湖面、缓坡、草坪、树林等组成的多元生态绿带,通过丰富多样的建筑空间和优美宜人的景观环境,实现多层级的校园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