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相比于211、985建设来说,“双一流”高校名单并非一成不变,按照教育部的规定,“双一流”考核实行的是“滚动淘汰机制”,即:有增有减!
近日,安徽省在其官方新闻中明确表示:安徽大学、合肥工业大学和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三所“双一流”高校均通过了国家首轮“双一流”考核,此外,湖南省在地方留言板上回复网友提问时也明确表示:教育部将在近日公布第二轮“双一流”高校及其建设名单,这也就意味着:第二轮“双一流”名单及其建设点已经拟定好,待时机成熟,教育部将正式向社会大众公布。
如何建设好“双一流”高校是教育部需要思考的问题,“双一流”建设是我国最新的国家战略,意味着最高层次的建设规划,需要考虑到各高校发展优势及地区发展需求等众多方面,以海南大学为例,虽然该校的“作物学”仅获评C-等级,但是,依托于海南省的热带作物资源,海南大学仍然获批了一个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为海南省地方经济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智力支持,有利于地方发展。
近日,教育部发布了新文章,小编对其进行了仔细地研究,通过阅读文章发现:教育部试图通过一些方式让社会淡化一流大学高校和一流学科高校的固化看法,这种想法可能实现吗?
接下来,我谨代表个人,发表一些我的看法,如有不同意见,请留言讨论,如有冒犯,实属抱歉!
众所周知,我们对211高校、985高校的固化看法已经定型并持续多年,哪怕“双一流”建设工程已经实行了五年,但坊间对211、985的认可度依然很高,很多企业甚至仍旧以211、985的标准来充当招聘的入职门槛,如此“成见”难以在短期内改变!
和211、985一样,“双一流”也是我国在教育领域内的国家战略之一,当这个计划出现之后,教育部也曾经多次提到要支持“双一流”高校的发展,从国家到民间,“双一流”建设工程不绝于耳,在这种环境中,我们不可能淡化“双一流”建设的品牌标识。
不能淡化“双一流”,不代表不能代表“世界一流大学”和“世界一流学科大学”的区别,211和985的区别在哪?世界一流大学和世界一流学科大学的区别又在哪里?很多人自己都不明白两者的具体区别,但是,人为的划分却经常出现!按照教育部发布的文章来看,教育部将推动淡化两者的区别工作,让大家仅认识“双一流”,而不是区分的那么明显,毕竟,不管是世界一流大学,抑或是世界一流学科大学,他们都在各自的领域内为国家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以上海中医药大学为例,该校虽然不能在综合实力上超过复旦大学、交通大学等老牌世界一流大学A类建设高校,但是,在中医中药学领域内,复旦大学、交通大学却望尘莫及,术业有专攻,并不是把两者的学校属性区分的那么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