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院校

研究生晒出“学费清单”, 寒门学子看后心酸, 心有余而力不足

考研成为当代大学生的主流选择, 2022年考研报名人数共457万人,其中有二战三战的考生,但大部分都是应届毕业生。

现阶段考研党正在认真地准备复试或者调剂,考研要比高考复杂,笔试成绩再好也不敢确保一定能上岸,复试分数占比也很高。

几家欢喜几家愁,有的学生正在积极准备下一个环节,而有的学生不得不认清现实自己的成绩上岸无望,成为了陪跑者,这部分学生会纠结到底是该准备明年再参加一次还是放弃考研去就业。

考研人数越来越多,竞争越来越激烈, 2022年共录取研究生大约110万人,有300多万的考生都会落榜,超高的招考比让学生心生恐惧,除了竞争激烈以外,考研的高成本也是劝退学生的一大原因。

研究生晒出“学费清单”,寒门学子看后很心酸,心有余而力不足

考研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考生要有强大的心理素质才能坚持下来,读研也并不轻松,每天泡在实验室很少有自己的生活,但能让学生果断放弃考研的并不是这些而是学费。

竞争激烈可以通过努力去争取机会,辛苦也可以克服,唯独学费是无法改变的事实,这几年报考专硕的学生越来越多,未来或将成为一个大的趋势,而专硕的最大特点就是学费高昂。

一位在读研究生晒出了学费清单,能看到这所学校的专硕学费普遍都很高,其中金融硕士都在十几万以上,最高的甚至达到28万,虽然学制只有两年可这么高的学费是很多普通家庭无法承担的。

很多寒门学子看后表示很心酸,对于寒门学子来说读书是他们唯一可以改变命运的机会,研究生学历在就业中更有优势,大多数学生都是因为本科学历不是很好所以想靠考研提升自己来获取更优质的工作机会。

可如此高昂的学费让他们不得不放弃考研,毕竟考研期间除了学费以外还有住宿费、生活费等等,哪怕是能拿到最高额的奖学金和补贴也无法承受。

考研的学生大多数来自中产家庭或以上,这也是考研的一个“内幕”,如果没有足够的经济条件不建议学生二战、三三战考研。

考研成本不断提高,大学生要理性选择是否要考研

学硕培养的是学术型硕士,专硕培养的是专业型硕士,按照实用性来说专硕的实用性更强,毕业之后更好就业,再加上政策的倾斜未来专硕的体量会越来越大。

专硕有很多优点,但随着专硕的数量增加,很多高校不再给专硕学生提供宿舍了,这意味着学生读研的花销增加了,一线城市想租个房是很贵的,这样一来又劝退了不少学生。

这也是在委婉地提醒大学生,要理性地看待考研,不要被大众的选择控制,考研确实有很多的好处,研究生的学历能带来很大的价值,但是考研是自己的事情,学生应该结合自身的情况去做选择。

而且考研一年比一年难,学生不要执着于考研,二战三战的意义并不大,除非学生有充足的条件,以今年国家线来说除了农业和军事类专业录取线都涨了大概十分,落榜的学生明年再继续参加,分数线还可能再度提升,过度的执着最后可能只会换来一场空。

寒门学子也可以考研,但要学会取舍,不能只考虑自己

难道考研未来会变成有钱人家学生的专利吗?其实也不是,说这么多只是希望学生不要盲目地去考研,考研的成本在增加,学生应该更慎重的选择。

寒门学子也可以考研,学费十几到20万的专业只是少部分,寒门学子想考研可以避开这些贵族专业,大部分专业学硕学费在8000元左右,专硕学费在1万元以上。

笔者建议寒门学子想考研可以首选学硕,学硕的学费低一些,而且绝大部分专业学费都是一样的没什么太大起伏,如果能获得奖学金再加上补贴每年自己出不了多少钱。

除此之外也可以考虑去考非全日制研究生,可以边工作边备考至少有收入,笔者认为寒门学子在选择考研上要学会取舍,不能只以自己的想法选择专业,读研期间需要父母的经济支持,考研不是一个人的事情。

总结来说,学硕比专硕性价比更高,专硕的读研成本有所提升,寒门学子在选择时要考虑个人情况,不建议学生在一次甚至两次考验失败后还盲目坚持。

今日话题:你觉得学硕和专硕哪个更值得选择?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教育资讯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