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教育资讯

“老师裤门没拉”, 学生上课“传纸条”被发现, 老师看后脸都绿了

提到“传纸条”想必大家都不陌生吧!小的时候别管是学霸还是学渣,都或多或少地参与过纸条的传递,这也就成为了学生们共同的回忆。

传纸条之所以会那么“刺激”,是因为背着老师搞小动作很紧张,万一被老师发现了那可就糟了,如果内容里又有吐槽老师的内容,那更是立马上演了“翻车”现场,肯定买不了一顿数落了。

“老师裤门没拉”,学生上课“传纸条”被发现,老师看后脸都绿了

记得小时候传纸条都是借东西,或者是问不懂的题之类的,但是现在的学生想法天马行空,不知道什么时候就会出现了“哲学问题”,把对方都弄懵了。

有同学就课上突然向小伙伴提出了“人最宝贵的东西是啥?”的灵魂拷问,可能就是灵光一闪的想法,同学可能还沉积在做题的世界里,还以为他问的是某一道题呢!在得知了是“无聊”的发问后,只能送了个“滚”字。

传纸条一般都是突发奇想的,看到或想到哪些有趣的事情的时候,就想要和他人分享,其中吐槽老师可能是最多的了,毕竟上课只能盯着老师看,也会发现各种小“瑕疵”。

比如有同学就发现历史老师的“裤门”没拉上,甚至还讨论起了内裤的颜色,更是直言“为师不尊”,想想都替老师感到尴尬,尤其是当小纸条被老师发现后,老师看着这内容真是又尴尬又生气,当时的脸都得绿了吧!

小纸条还有一个功能,就是同学之间相互传达“爱意”,但是如果被老师发现的话,那麻烦可就大了,会被冠上“早恋”的头衔,请家长就无法避免了。

但是依然有学生敢做他人不敢做的,还在纸条里面说“老师是单身狗”,没想到真的就被老师没收了,看着纸条上的吐槽,老师也是被气得直跺脚,看来不请家长难消心头之火了,真替这两名学生捏了把汗。

从古至今师生关系都十分微妙,老师在学生的心中真是又爱又恨,尤其是当老师发脾气的时候,在学生心里那真是如“魔鬼一般”的存在。

所以有的时候也会在背后说老师“坏话”,比如画个小猪头,还说像老师,先不说别的,这位同学画的小猪头还有点可爱呢!想必老师看后也是哭笑不得的。

学生上课传纸条,老师的做法很关键,处理不当很容易损害师生关系

学生思想活跃,注意力很难始终保持高度集中,难免会有溜号或者是做小动作的情况,那么老师需要正确看待这种现象,从多方面寻找原因,去尽可能避免这样的情况出现。

其实大部分学生传纸条是因为“无聊”,所以老师当发现这种情况的时候,尽可能私下去解决问题,与学生好好沟通,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不要动不动就指责甚至是请家长,以免让学生产生反感心理。

通过纸条的内容也能反映学生的学习状态,如果有思想行为不正确的时候,还是要告知家长情况,但是尽可能去引导家长重视问题,但不要夸大其词,以免给家长造成焦虑心理。

其实老师也是从学生时代做过来的,学生溜号除了自身生理和心理原因外,最根本的还是觉得课堂无趣,那么老师也要自我反思,努力提升课堂的趣味性,合理规划课堂时间,让课堂生动起来,学生自然就被吸引了,也能减少这样的情况。

“一寸光阴一寸金”,学生要珍惜课堂时间,提升学习效率很重要

首先,课堂时间有限,所以基本上都是以“干货”为主,学生一定要抓住老师讲课的重点,跟着老师的板书做好笔记,对自己学习的困惑之处做好标记,以便后期查缺补漏。

其次,学生上课要集中精力,既不要溜号影响自己的学习效果,也不要搞小动作影响他人学习,要不断提高自己的自控能力,不要被干扰因素所影响。

最后,虽然老师是课堂的主导者,学生也要参与其中,光靠听是没用的,要勇于举手发言,不管是回答问题还是提出疑问,都能起到集中注意力的作用,也能提升学习效果。

【笔者寄语】课堂上“传纸条”看似无伤大雅,实际上会分散注意力,进而影响学习效果,所以学生还是要引起重视的,做到“学的时候好好学,玩的时候好好玩”,上课就要集中注意力听讲,做好课堂笔记,玩的时候再放开了玩,这样既不耽误学习也不用担心被老师发现,何乐而不为呢?

今日话题:你小时候传过纸条吗?欢迎留言分享与讨论。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教育资讯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