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教育资讯

6个降低学习成绩的坏习惯, 中学生早改掉, 成绩早提高

导语:降低学习成绩的坏习惯有哪些?老师:以下6个坏习惯,中学生尽早改掉

每次考试当中,有成绩好的学生,就有成绩差的学生。成绩好的学生几乎每科都接近满分,成绩差的学生想要及格都很困难。成绩差的学生总是羡慕成绩好的学生。却不知成绩好的学生背后付出的艰辛。成绩好的学生他们非常努力,学习效率很高。除此以外,还有一些好的学习习惯。成绩差的学生通常有一些不好的学习习惯,那么,成绩差的学生都有哪些坏习惯呢?6个降低学习成绩的坏习惯,中学生早改掉,成绩早提高。

1. 课堂效率低

课堂是学习的主阵地,是获取知识的主要场所。教材上的知识点,几乎都是在课堂上,经过老师讲课获得的。有的学生课堂效率低,上课的时候走神溜号,容易被外界事物吸引,导致课堂上遗漏了很多知识点。课堂上听不懂老师讲的或者遗漏知识点,课后习题不会做,慢慢地,就进入了学习当中的恶性循环。

2. 被动学习,缺乏主动思考

很多中学生学习时被动学习,即老师讲到哪就学到哪。被动学生是阻碍成绩进步的关键。中学生要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积极主动地思考。每次考试的时候,大多数题考察的都是对知识点的运用。只有彻底理解知识点并且学以致用,才能做对题目。同学们要学会独立思考,学会整合知识点。

3. 边做题边看答案

单词记不住,看一遍单词;公式记不住,看一遍答案;题目不会解,看一遍答案。这样做相当于开卷考试,一时记住了。但是下次不开卷考试了,就不会做了。教材上的知识永远是教材上的,只有把知识点记在脑子里,这样做起来才会思路清晰。下次遇到同种类型的题才会做对。

4. 只核对答案,不认真分析过程

很多中学生做题的时候,对了就是对了,错了就是错了。对个答案就完事了,从来不往后进行。做题只核对答案,不认真分析过程,这样只会导致一个结果,那就是做错的题一错再错。每次做错题之后,同学们要认真分析答案,看看做错的题为何做错。答案的每一步都有对应的分数,同学们要把每一步的分数都拿到手。

5. 审题不认真,会做的题也做错

很多考试成绩差的学生,他们并不是不聪明,也不是不会做题。而是粗心,导致会做的题也做错。粗心有很多种表现形式,比如审题不认真,题目让选错误答案选成正确答案,答题卡涂差行、演算不工整、计算失误等。同学们要养成认真审题的习惯,拿到题目后认真审题,把题目的要求看清楚。

6. 学习效率低,同样的时间比别人少学很多

很多学生认为,学习成绩差是因为不努力。其实,并不是这样的。很多努力的学生成绩依然差,这是为什么呢?其实,拖累成绩的永远不可能是勤奋,而是学习效率低。很多学生学习效率低,同样的时间内比别的同学少学很多,这也就是为何有的学生很努力,成绩却不见成效。

老师有话说:每个学生其实都是好学生,都可以提高成绩。之所以有些学生的成绩差强人意,是因为没有找到自身成绩差的原因。每个学生都是不同的,成绩差的原因也是不同的。中学生要学会反思并且分析自己,看看成绩差都是因为什么?把成绩差的原因找到,并且针对性地改掉,我们就能提高成绩。在学习的过程中,还有哪些坏习惯会影响成绩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我们共同讨论。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教育资讯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