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教育资讯

清华学霸花半生传承甲胄文化, 「工匠精神」是否值得年轻人效仿?

◉ 每天带你 自律成长丨知识充电丨读书分享

▶ 做一个有温度的价值传播者

不知道你有没有听说过“甲胄文化”?刀枪剑戟,金戈铁马,将士们身披铠甲,冲锋陷阵。这样的场景可能在很多人年少时的梦里出现过。可有一个人却把梦里的铠甲变为了现实。

清华美院学霸威廉超为了让“甲胄文化”得以传承,花了大半辈子时间只为了做复原冷门甲胄的事情。他认为之所以花费大量时间精力做复原,原因是复原甲胄的很多细节在现在的很多古籍文献中其实都很难找到了,另一方面也是即便现在技术提高了,但对于复原古代甲胄工作而言,依旧很困难。

对于这位清华美院学霸了,为何不把更多的时间精力放在现代的美术工艺上,反倒还要花费大量时间做这么冷门的复原甲胄工作?这种工匠精神是否值得现在年轻人效仿?事实上,这个问题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看法,关键在于自己内心到底真正想做的事情是什么,如果确实是心之所爱,那么一切付出也都是值得。

今天馆长跟大家聊一聊工匠精神,要知道,无论古今中外,一件好的艺术品背后都有一位用心的工匠。

一. 著名的工匠代表

在日本首都东京郊外一座不起眼的灰色小楼里住着一位老人,他白发白须,戴着一副黑框大眼镜,穿着米色吊带裤。在小朋友们看来,他是那个画出了龙猫、小魔女琪琪、千与千寻、金鱼姬波妞的老爷爷;在环保人士眼中,他是一名坚定的反核主义者;而在我们普通人的心目中,他是一位不可多得的动画大师。他的名字叫宫崎骏!某种意义上来说,他的动画已经成为了日本国民引以为傲的文化名片。

宫崎骏被誉为动画界永不消失的匠人,他动画的存在就像人们内心深处的伊甸园,让每个孩子体会到世界的五彩斑斓,让每个成年人看到世界的温柔。他笔下的动画更是无可挑剔,细腻的细节处理让人惊艳、配色让人身心舒展,最终呈现在观众面前的是一幅幅赏心悦目的动画世界。

不知道大家最喜欢宫崎骏的哪一部作品,相信你一定对《千与千寻》这部动画有印象。色彩缤纷的场景,荒诞又充满教育意义的故事,成为了我们心目中的佳作!这部电影的创作真是一波三折,要知道《千与千寻》这部动画中,所有的画面都是人工上色,以水彩描绘图案,时常总计125分钟的《千与千寻》,共画了十一万两千张画稿,平均每秒15张,并且所有创作工作都赶在5个月内完成,直到上映前的半个月才全部结束!

宫崎骏长期坚持依靠纸和笔来作画,只用电脑动画来制作特效,然而这些手绘的画稿,一次次战胜了科技创造下的好莱坞动画,创造了一个个商业奇迹。

他的匠人精神还体现在他几十年如一日的坚持上,几十年如一日,对动画保持热爱和专注,完美诠释了什么是“工匠精神”,他耐心雕琢一砖一瓦,一树一叶,只为缔造臻品。他用30年匠心,共创作46部漫画,终生充满了童心,他就是那个在台灯下埋头苦画,从年轻到须发皆白却依然乐在其中的古典手工匠人,他的人生乐趣来自从未停下的画笔,相比于商业化的利益,他更注重的还是影片的本质,这种认真且淡泊名利的态度,一次次造就了他的成功。

二. 什么是所谓的工匠精神

《韩非子·定法》中说道:“夫匠者,手巧也……”过去,工匠指的就是手艺人,手艺精湛就是工匠的基本特征之一。然而在当今社会,工匠却穿插在各行各业各个领域。而拥有工匠精神就要不乏严谨细致、专注负责的工作态度,精雕细琢、精益求精的工作理念,以及包括对职业的认同感和责任感。

所以所谓的工匠精神,其实就是追求极致的日式工作法,在我们的生活中,也有很多充满工匠精神的人,有些人会为了一个小细节而重新返工;有些人为了做一幅好画,有一点错误,会擦拭并重新开始;有些人为了完成一篇文章,反复修改,考虑每一个字,甚至不放过一个标点符号。有些人可能认为这更像是一种挑剔,但他们都在努力完善自己的工作。工匠精神是对完美的不懈追求。

三. 工匠精神是一种心态。

工匠精神也是一种心态。在当今浮躁的社会,很难冷静下来,耐心地做好一件事。然而,如果你想做好一件事,心态真的很重要。工匠精神需要负责务实的工作态度。

很多人听到工匠精神会望而却步,觉得这个概念很宏伟,离自己很远。然而,工匠精神就在我们身边。比如认真做报告,认真调查每一个工作细节,认真调试每一个设备,认真安装每一个部件,认真做好工作中的每一个细节,追求完美的心,努力以负责、务实、卓越、创新的态度完成自己的每一份工作,有做、爱、精的态度。这就是我们的工匠精神。

不积小步,千里之外;不积小流,就不能成为江海。当我们每个人都有工匠精神专注于自己的事业时,中国梦就会越来越近,自己的梦想就会越来越容易实现。希望工匠精神能潜移默化地存在于我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中,让工匠精神成为我们开拓创新、积极进取的新坐标,一点一点引领我们前进。

今日话题:你觉得匠人精神是什么?

—— END ——

◉ 欢迎关注【爱阅知识馆】

▶ 每天带你 自律成长丨知识充电丨读书分享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教育资讯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