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教育资讯

如何看待“批美”成名的陈平教授? 美国别墅, 女儿入美籍、嫁老外

文丨曹镜明

题丨如何看待“批美”成名的陈平教授女儿入美籍、嫁老外?被骂余则成

欢迎大家留评交流,对陈平教授的看法!

陈平教授,一个近段时间备受关注的公众人物,凭借着各种爱国言论,成功地打造出“良心经济学家”的人设。

然而,笔者在了解过陈平教授的个人经历之后,不由得产生一个好奇:这位陈平教授究竟是不是余则成?究竟潜伏在哪边?

提起陈平教授有两个高能言论不得不提,且都在网络上引起了很大的反馈,尤其是在被爆出自身的行为之后,就更加地打脸了,不然人设和形象也不会被质疑。

先是在一次讲座时说道:照我的计算,我在中国如果一个月有2000块钱的工资,还不到1000美元。我活的比在美国3000美元还要舒服的多。美国人才是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陈平教授这个言论,肯定是得到了许多吃瓜群众的认同,尤其是一些网友紧接着表示“确实是这个道理,只有没有出过国的人,才会幻想着出国是多么的好,其实最好的就是自己的家里。”这话说得没毛病,笔者也不愿去辩驳,只是想说发表类似言论的人,不也多半都还死皮赖脸的像块狗皮膏药似的贴在国外吗?怎么不见这些人弃暗投明?

尤其是陈平教授在一次动态中,还无意间暴露了自己在美国某洲买大别墅的事实。

作为这个言论的提出者,陈平教授都没有以身作则,还有什么可说的呢?

不过笔者结合陈平教授的言论,又重新思考了一下,发现没毛病,之前是笔者太狭隘了,没有站在“金币”的高度上,去考虑这件事情。

原话是怎么说的?如果是赚不到1000美元会留在国内,日子很舒服。可是陈平教授真的只能够赚不到1000美元吗?答案肯定不是,不然这个大别墅是怎么卖的?既然能够赚到这么多钱,又不符合陈平教授言论中的范围人群,人家去美国享受人生去,作为吃瓜群众又有什么可检举的呢?

当然,上述内容也只是笔者个人的猜测而已,对此陈平教授在该事件持续发酵之后,也有在网络上正面回应这个问题,附赠上图。

关于陈平教授的回应怎么说呢?鲁迅先生从封建历史中看到的是“吃人”二字,笔者的境界要差一些,总结成了四个字“道貌岸然”,划重点“从不反对美国科学家和人们”,这就是投身其中的理由。

还有就是给“三座大山”找出路和振兴农村,也就理所应当地成为“买别墅”的一个借口了。

这是陈平教授第二个高能言论:咱们国家的女孩子是非常优秀的,即便是放在国际上,也是有非常大的竞争力,完全可以借此吸引到大量的国外人才。

评价咱们国家的女孩子非常优秀,这部分内容,笔者是举双手赞同的,不过接下来有关于“和亲”的内容,就多少显得有些扯了。

先来扒一扒陈平教授的背景,外交官家庭出身,大女儿是美籍,女婿也是美国人。

必须要说明陈平大女儿是在美国出生的,也就理所应当的入了美籍。这个逻辑貌似是正确的,可这里面涉及到一个选择的问题:在国外的子女出生,作为家长而言,也是有选择的权利的,究竟是入出生地国家的国籍,还是入自己国家的国籍。

要是陈平教授的女儿在成人之后,自己选择加入美籍,这件事情和陈平教授没什么关系,最多也就是没教育好。可当初孩子可是刚出生,不可能哭着求着陈平教授给入美籍的。

换而言之,女儿之所以入美籍,这是陈平教授作为父亲对于子女的未来的考虑作出的一个自以为最好的选择。

做父母的肯定不会将子女往火坑里面推,在有选择的情况下,肯定是希望可以让孩子奔赴自己设想中的理想世界。从这点上来分析,陈平教授多半也是觉得“国外的月亮要比国内的亮”。

当然,这个也只是推理,也有可能是派出一个“余则成”,希望可以俘获人才来报效祖国。

正如陈平教授的“和亲”高能言论,为了能够坚信自己的理论,派出了自己的女儿亲自参与实践,结果取得怎样的佳绩呢?

也是非常的骨感,女儿和女婿依旧是定居美国,生下的外孙中国话都不一定能够说的利索,这样的一个“余则成”,究竟还有什么潜伏的价值?

这在回到“和亲”的话题,陈平教授的观点着实是没有什么道理,甚至很荒谬。

从国内适龄男女的占比上来看,在不考虑独身主义者、跨国婚姻、同性爱情等影响因素下,还有三千多万男性注定要打光棍呢,怎么还能做出这样的号召?

这里也不是说跨国婚姻不可以,要是两人确实是喜欢上了,也是有情人终成眷属,值得开心,只是如此这般的鼓励就没有必要了吧!

还有就是张爱玲那句话是怎么说的?

即便真的奉行陈平教授的观点,谁又能真的可以保障不会“肉包子打狗”?这里也有人会说了,这是一个概率问题,只要是能换来一个死心塌地的高素质人才,即便是泼出去100盆水也不算亏,也是值得的。

可是能够通过这样的手段所俘获的人才,真的值得真心对待吗?真的是高素质的吗?不会再面对其他的诱惑时狼心狗肺吗?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教育资讯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