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教育资讯

你跟我一个姓? 外孙与孙子同时考上大学, 爷爷“奖赏”被指不公

不知不觉,时间已经来到了填报志愿的阶段,即便今年的高考题让人感觉难度有所提升,但仍旧有陆陆续续的好消息传来,这其中有学霸们的稳定发挥,也有意料之外的黑马逆袭。对于他们来说,这样的成绩,让自己有机会获得心仪大学的录取,而且还会收到来自亲朋好友的祝福和赞赏。

对于大部分父母来说,要想鼓励孩子们更高效地完成任务,偶尔的奖励是少不了的,但大多数时候,只会限于一些比较实际的物品。待到中高考的时候,奖励也直接升级了,表现优秀的孩子,往往能得到可供个人支配的现金。

在众多的亲朋好友中,要说给钱最爽快的,莫过于爷爷奶奶这一辈了,特别是听到自己的孙子孙女获得了可喜的成绩,那自然是要封上个大红包的。不过,下面我们要说的这个故事,就有点耐人寻味了,同样是给予奖励,却因为个人的偏向导致了极大的矛盾

你跟我一个姓?外孙与孙子同时考上大学,爷爷“奖赏”被指不公

年过半百的老李,膝下有孙子两个,虽然一个是儿子家的孙子,一个是姑娘家的外孙,但在别人眼里,都觉得老李特别疼爱他们,平时也很少会有偏心的时候。

在今年的高考出分以后,两个孩子都考得非常不错,作为爷爷的老李,自然要给出点好的反应。于是,他从这些年攒下的退休金里,特意拿出钱来封了奖励的红包

到了庆祝的那晚,儿子和女儿都带着各自的孩子过来了,一家人其乐融融,交谈甚欢,为着孩子们的美好前程祝福着。

待大家吃完饭之后,老人悄悄地把两个孩子叫到一旁,并把准备好的红包送上。可是,在接过爷爷红包的时候,外孙却察觉到自己手上的似乎薄了些许。

趁大人们不注意,外孙悄悄问了自己的表兄弟,爷爷给了他多少红包钱。让他没想到的是,表兄弟竟收到了一万元的丰厚红包,外孙看着自己手里的三千块,心里有点不是滋味

虽然没有当场提出异议和不满,但在回到自己家之后,他还是跟自己的妈妈说了。听完儿子的叙述后,情急之下的女儿立马给老父亲打了个电话,想问清楚究竟为什么要区别对待。

接到女儿电话之后,老人的好心情也被破坏了,但他没有做出任何的解释,直接怼了女儿一句:“你家孩子难道随我姓?”这样的怒斥,也让女儿语塞了,老父亲这是觉得自己已经是嫁到外家了,红包拿少点是应该的。

看完这个故事的网友们,都纷纷发表了自己的意见,但却没有直接给女儿站队。支持老人观点的网友表示,这钱也是老爷子辛辛苦苦攒下来的,他心里愿意怎么给就怎么给,女儿也是不懂事,还反过头来指责老人。

觉得女儿有理的网友却提出,明明是老人的方式不公平,即便想偏向孙子,也没必要当着两人的面同时给,外孙自然会觉得有些不自在,女儿更是会觉得难堪。

其实,网友们的看法都是有道理的,但我们在评判的时候,也要分情况来说。比如,倘若儿子平时的贡献和尽到的义务比较多,那老人自然会觉得要多给孙子,这样的想法也是符合常理的。

可是,如果是老人单纯觉得,外孙跟他不是一个姓,女儿也已经嫁出去了,所以给的红包数也直接减半,那就是实实在在的不公平了。甚至可以说,女儿以前也受到了类似的待遇,所以才会在孩子的事情上如此不满。

当然,总的说来,一味指责老人也不是正确的方法,而且还形成了不小的芥蒂。女儿应该在了解此事后,好好教育和引导孩子,毕竟老爷子年岁也大了,没必要因为这事闹得双方不愉快。

最主要的是,老人往后要在对人对事上平衡一些,即便是外孙,也是自己的家庭成员,公平对待才是家人的相处方式。

在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之下,重男轻女的观念也减少了许多,但从这件事上,我们却看到了仍旧有这一观念的存在,无论是处于盛年的父母们,还是到了养老年限的爸妈们,都应当摒弃这种错误的想法,毕竟它影响的不止是一代人,甚至还有后代的孩子。

总结:这件事情究竟是对还是错,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看法,但说到底,既然是要给孩子奖赏,就应该同等对待,即便有其他的想法,也要斟酌自己的行为是否恰当。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教育资讯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