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小学

幼升小踩过的“坑”,直接影响各科学习,过来人经验希望对你有用

暑假本是放松的时刻,小外甥女却过得有些糟心。刚上一年级的她,被妈妈盯着补课。前几天,小姑娘气呼呼地反抗了一下,结果被暴力镇压了。

我劝表姐:别把孩子逼得太紧了,才一年级急啥?谁知表姐却说:以前我也这么想,但她上学后,我最后悔的事就是没有提前逼她一下!

表姐以前比较佛系,非常赞同专家所说的:幼儿园期间要让孩子痛快玩,不要教任何小学知识,零基础入学的孩子后劲才足。提前学,会让孩子沾沾自喜,从而养成不好的学习习惯。

表姐对此深信不疑,但小外甥上了小学后,她后悔了。零基础入学的结果就是,老师拼音都讲完了,小外甥女还b、p、d分不清。数学就更不用说了,别的小朋友都算完10道题了,小外甥女还在抠橡皮!

每天放学写作业,更是鸡飞狗跳,家长气的差点心梗,孩子被吼的哇哇大哭,现在弄的孩子一提写作业就厌烦。

表姐说,绝对不能听专家的,不然能坑到你哭。

优米中班了,看着外甥女每天水深火热的,突然觉得应该提前帮孩子分担些小学的压力。于是,去咨询了不少“幼升小”过来人的经验,分享出来,希望对即将升小学的家长有点帮助。

入学前,要有一定的识字量。

识字这事,不少家长认为上学后老师会教,完全没有必要提前学。但妈妈们的经验却表示:一年级前一定要有识字储备,不用太多,300~500即可。

表姐告诉我,识字量不足影响最大的并不是语文,而是数学!这是我万万没想到的。

识字量决定孩子对题目的理解程度。数学这科,读不懂题目基本就与做题无缘。虽然刚开始老师会帮忙读题,但一道题目老师最多读2遍,刚上学的小朋友,专注力有限,很容易被外界影响,一旦走神,没有识字量就很难搞懂题目,更不用说做题了。

小外甥女做数学题慢,有一大部分原因是看不懂题。

数学,起码学会10以内的加减法

很多家长对10以内的加减法有些瞧不上,想当然地认为太简单了,从而忽略了基础。但心理学上认为,一年级的孩子处于“前运算阶段”和“具体运算阶段”的交际处,几乎没有抽象思维能力。

所以,对一年级的孩子而言,10以内的加减法还是有一定的难度,但这又是最基础的数学思维,所以上学前一定要多加练习。

写字姿势同样重要

我家小外甥女,最大的问题就是:姿势不对写字慢,经常看她勾着手腕写字。字写得歪歪扭扭不说,速度还慢。

这孩子上学之前基本放养,没做过笔控练习,上学后才发现手部没有力量。经常只写2行汉字,就得花1个小时。关键1小时过去了,写的字还是很难看,也因此经常被要求擦了重写,这导致外甥女一写汉字就哭。

这些“坑”都是身边妈妈们的血泪教训,“幼升小”的家长一定要引起重视。

当然,我知道肯定会有一部分家长站出来质疑,幼儿园孩子那么小,教东西能学会吗?但真的不用担心,正是因为孩子小,大脑可塑性才越强。

要知道孩子6岁前,大脑发育的速度是人一生中最快的阶段。此时孩子学习外界知识的速度,尤其记忆方面,算得上人生巅峰,5、6岁的孩子完全有能力学一些系统性的知识,汉字、加减法、拼音这些对孩子们而言并不算难。

一旦他们掌握了相关知识,进入小学后会比其他孩子有更强的掌控感,这种掌控感将直接提升孩子的学习自信心。

相反,那些零基础的孩子,一上来面对的将是各科全新的知识,必然会被打个措手不及。这些孩子,若长时间找不到合适的学习方法,学习的主动性就很容易被摧毁。

所以在“幼升小”之前,一定要帮孩子把过渡阶段需要储备的知识,打牢固!

6、7岁的孩子自尊心很强,很容易受到打击,产生厌学心理。

有人吐槽:孩子零基础,老师花了3节课教拼音,马上组词,隔天就听写。零基础的娃眼巴巴看着别人被表扬,说自己是个笨蛋。

有人无奈:学了声母、韵母,会算10以内加减法。每天还是熬到10点半,跟不上节奏。建议在孩子5岁左右,就开始识字、玩数字游戏。

其实跟不上节奏还不是最坏的结果,最怕孩子自信心受到打击,变得“习得性无助”,孩子不相信自己能学好,这才是最要命的。

身为家长,我们如果不帮孩子度过人生的第一个小关卡,还能指望谁呢?

咨询的“过来人”都建议:如果经济允许、家人很忙,可以考虑给孩子报个幼升小衔接班;但若有时间,也可以在家帮孩子做“幼升小”的训练。几位妈妈强烈安利了一套《幼小衔接一日一练》。

这套书总共16本,包括:语言、拼音、数学、英语等幼小衔接的基础知识,有大量练习题供孩子们发散思维、巩固所学知识。

是根据《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人教版一年级语文教材,专门为“幼升小”的学生打造的。这几位妈妈都是在“幼升小”的那个假期,带着孩子做了练习,开学后,无论语文还是数学,孩子学得都很轻松。

就以数学为例,它分别从0~5,6~10帮助孩子练习加、减法。尤其刚开始,通过一些小图形、例子帮孩子培养数感,而不是像其他练习册那样,一上来就刷题。这种方式更适合幼儿园的孩子。

这套书最让我惊喜的是,它有一册专门是“笔画练习”。很多同类型的“幼升小”练习都是围绕语言、数学、英语展开的,很少会帮孩子练习笔画。但真正上了一年级,你就会发现,没有握笔练习过的孩子,写作业会非常慢。

除此以外,这套书主打的是“练”,它的内容是根据孩子游戏化的特点,巧妙利用游戏思维,让孩子在玩的同时,加深掌握。

大部分幼小衔接的书籍,都是填鸭式地将内容传授给孩子,但你知道吗?5、6岁的孩子由于理解力不够,记忆的唯一方式就是“重复”。哪怕报了衔接班,如果没有练习,也很容易忘记。

这套书16册,小学一、二年级所需的各科知识都被分级提炼出来,薄薄一本不会给孩子压力,很容易练完,不仅能让孩子对学习产生自信,还能分级掌握各科知识,真的很推荐给各位即将幼升小的孩子。

全套16册,总共49,一本3块钱,一根雪糕的价格却能让孩子入门,性价比还是很高的,把它推荐给各位家长,趁着假期让孩子跟着练一段时间,用最好的状态迈入小学。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教育资讯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