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教育资讯

2022西湖大学开学典礼, 庆祝首届本科生入学, 却因授课方式引争议

大部分省份的报志愿工作已结束,大学生已经陆陆续续地拿到了自己的录取通知书,家长在一旁拍摄着拆封视频,别提心里有多激动了。

准大一新生感慨道,只有通知书拿到手里,才相信自己真的被录取了,电脑上的字落在纸上,这是对多年学习的认可。

随着时间的一点点走过,学生们已经在准备开学用品了,准备在八月末九月初到学校报到,正式开始大学生活。令大家想不到的是,如今已经有一所学校已经正式开学了。是哪所学校这么“先发制人”?让我们了解一下吧。

2022西湖大学开学典礼,庆祝首届本科生入学,却因全英文授课引起争议

西湖大学很多学生少有耳闻,这是一所以培养博士生为主的院校,今年是首次招本科生。其中施一公是参与创办的人,同时担任校长一职。

相信大家对施一公也很陌生,他是一名生物学家,是中科院院士,是美国国家科学院的外籍院士,也是西湖大学的校长,还是清华的副校长,这个的人的实力可见一斑。曾经拒绝漂亮国的挽留,回到家乡发展祖国。

除此之外,他对于教育也有自己的见解,他很认同孔子的教育方式,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由此可见这个人不仅自己专业能力强大,还心系祖国未来的教育事业,那西湖大学一定很不错吧。

西湖大学是国家重点发展的新型高等学校,前身是浙江西湖高等研究院。致力于小而精的办学特点,今年也是第一届招本科生,与其他学校不同的是,学生们除了高考成绩要达标,还要通过学校举办的考试,最后才能拿到录取通知书。最后能进入该校的几乎都是全省数一数二的学霸人物。

开学典礼上,施一公校长发言致辞,虽然学校的办学规模并不大,但是主打用高水平的教师,培养出高水平的人才。同时还会重点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让学生们学有所成之后,能为祖国所用。可以说是非常有格局了。

大家本来很看好这所学校,但是知道办学模式后,态度却有了转变。因为校长表示这所学校是全英文教学,上课的时候学生和老师沟通全是英文,这让人很不理解,在国内也需要这样吗?如今很多名校都有英语授课的情况,但是也不会所有课程都要全英文啊。

这个话题也引发了争议,有的人认为,国家发展的这几十年,科技发展迅速,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借鉴了很多国外的先进知识,如今虽然进步飞快,但是跟发达国家依然有一定的差距,我们依然需要学习国外的技术,所以英语的使用非常有必要。

学生日常翻阅国外论文,听讲座,都需要有强大的英语储备,学校这么安排也是良苦用心,是为了学生未来学习起来更加方便。

还有一种声音表示,这能理解,但是所有的课都用英语是不是过了?学生们时间长了难免会被潜移默化的影响了,时间久了会不会慢慢的会不会变得崇洋媚外了?难道家国情怀也用英文传授吗?

西湖大学博士:学校在人文的培养上,很下功夫

一名在该校毕业的博士表示,非常幸运能在这所学校念书,这是一所科研和素质齐头并进的学校,索然自己是理科专业的毕业生,但是在人文方面的学习从来没差过。学校经常会给学生传授历史知识,让他们知道自己的根。

其实英语授课未必是宣扬国外的文化,语言说到底只是一种工具,是人与人之间沟通的工具,所以说大家不用过于担忧,搞科研方面需要英语的地方比较多,所以英语授课也是一种能力的培养。

有的网友觉得,科学领域教材建议英文,人文领域建议中文,中小学的一切教材必须中文。外语书除外。特别是优质高水平大学理科的专业教材。这种教育方式才是最合理的。

在浙江在杭州这块沃土上西湖大学小而精办学,前途无量,相信在施一公的带领下,西湖大学会发展得越来越好,跻身于世界名校。

话题文章分享就到这里,明天的内容更加精彩纷呈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教育资讯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