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教育资讯

重读本科其实是一种勇气, 应该鼓舞

今天小编看了一篇文章,大概提到了目前尚且处于小众的“重读本科”现象:也就是本科毕业多年后,在读高考,重新读本科。其实这类现象在以前我也遇到过:比如翻译学硕士在27岁重新高考读医科本科的;贸易学硕士在30岁上下重新读医科大专的。甚至我还见过以为微生物博士毕业后,重新读口腔医学大专的。

其实个人觉得,重读本科是一种勇气,应该鼓舞。

1、学历的目的

其实全世界所有国家的教育,都存在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并存的现象。并且,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的地位无所谓哪个高一些,哪个低一些。当然,在我们社会,很多家长对职业教育非但看不起,甚至还仇视。比如有个青岛姓许的人,他的子女因为分数线不足以被普高录取,据说得了精神病,于是他在各个教育博主的文章下鼓吹普及完全高中,取消中考分流。其实这也是一种病态。

学历教育的目的,其实不外乎三个功能:一个是开眼界。这一点普通教育最为典型。比如普通教育会培养学生知道唐诗宋词,知道戏曲和绘画的艺术,了解很多可以开眼界但生活和工作又未必能用到的事物。

第二则是兴趣教育。很多人学习一个专业,既不是为了开眼界,也不是为了职业,而是为了兴趣教育。比如很多人选择读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时候,并没有考虑就业,很多人选择天文学专业的时候,也并非考虑就业,哲学专业也是如此。但是,基于兴趣,很多人选择了这样的专业。

说到这,其实小编以前呼吁过:大学不该因为就业率问题而决定是否设立这个专业。毕竟,很多人选择一个专业,有时候不是为了就业,而是为了兴趣。

第三则是职业教育。职业教育,就是学习一个可以让自己就业或者创业或者继承家业的专业。

2、重读本科

其实一个人,需要开拓眼界,也需要为了兴趣而奋斗,还需要考虑解决职业问题。如果这三个领域不能趋同,那么,理论上说,一个人的一生,还真该考虑读三个本科专业。

其实很多重读本科的人,虽然出发点不同,但往往都是基于以上三种目的:

比如有人重读本科,是在有了职业以后,觉得有资本追求自己的兴趣了,于是选择重读本科;

而有的人,则是在开眼界到了一定境界以后,考虑到职业问题,于是选择重读本科。

其实,不论哪种重读本科,都需要顶住太大的压力:比如心理压力。要知道,在同学都是18岁的情况下,一个30岁上下的人和他们成为同学,这无疑是很尴尬、很存在心理压力的事情。

此外,还需要考虑沉没成本问题:比如,重读本科到底值不值?

只有顶住这些压力,克服这些不利的心理因素,才敢于重读本科。

其实,个人觉得,重读本科的现象应该鼓励:毕竟,这是社会发展,人们敢于追求理想,同时也敢于完善自己的体现。甚至本小编还考虑过几年,重读一个本科。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教育资讯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