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教育资讯

“他们考不上大学, 跟我们有什么关系”, 一群乌合之众的网络狂欢

正义从来不是讲道理得来的,而是打败对方后强取而来。

一群不喜欢学习的学生、一群已经辍学的未成年,不谋而合组成了“网课入侵小分队”,在别人认真上网课时,突然进来谩骂老师和学生、播放衰乐、散发淫秽视频……

这就是近日震动全国中小学的“网课爆破”事件,一些不想上网课的学生,主动把自己的网课会议号散发到网上或专门的群里,然后另外一些专搞破坏的等网课开始后,伺机进入搞恶作剧,无视自己的行为对其他学生造成的不良影响。

这些乌合之众的网络狂欢,他们可知这已经涉嫌违法犯罪了,比如传播淫秽物品罪、侵犯名誉权等。

多次发送侮辱他人信息,干扰他人正常学习生活,应当处五日以下拘留或500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拘留十日以下并罚500元。

让这些未成年真正有恃无恐的,正是《未成年保护法》。法律认为由于未成年人的心智发育尚未成熟,对事情的辨认和控制能力尚未健全,所以对于未成年犯罪主要是批评教育和感化,即使有处罚,也是以宽容为主,尽量通过教育挽救。

但好笑的是,这些未成年在入侵他人网课前心里门儿清,就是冲着骚扰捣乱去的,他们非常清楚会造成什么后果,而这种后果正是他们想要的。

美国曾有一群未成年犯罪分子,他们的口号是,再不犯罪就成年了。

法律本来是维护公正的,《未成年保护法》本来是保护未成年人的,结果呢?却成为了少数暴徒和乌合之众的护身符。

未成年人的心智的确不够成熟、的确需要社会和家庭的引导教育,但当一个未成年人明知故犯、屡犯不改时,这样的孩子还有必要宽容吗?就像树苗一样,歪得太厉害你再抢救也是于事无补。

我看网上有人主动加进他们的群,企图通过“说好话、讲道理”的方式让他们以后不要再搞破坏,然后……然后被辱骂了一通踢出来了。

也有人提醒说“初三高三的网课别炸”,他们回复道,“初三高三考不上更有意思”,“他们考不上高中考不上大学跟我们有什么关系”?“我们自己玩高兴不就得了”……

纵观人类历史,没有哪次正义是通过商量和讲道理的方式获得的,无一不是打败邪恶然后强取正义。

比如上面提到的降低未成年违法处罚门槛,再比如加固网课护城河,通过身份认证和管理人一键停止屏幕分享等技术方案。

乌合之众再怎么闹,他们也只是提高网课免疫力的细菌病毒而已。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教育资讯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