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教育资讯

融入和服务昌平发展, 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十年来,昌平教育系统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紧扣“七有”目标和“五性”需求,坚持五育并举,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以教育质量的稳步提升助力人人出彩、人人成才。

黑板变成投影,粉笔变成电脑,学生也不再只是课堂的“听众”,教师也从课堂的“主讲人”变成“引导者”,随着时代的变迁,现代化发展的今天,教室也得到了自己的“成长”。

在昌平一中,记者看到,教室内黑板的左侧镶嵌了一块A4纸大小的屏幕,天花板上则安装了收音设备,老师通过触屏就可以操作切换教室功能,选择授课或听课模式,在授课教室的讲课实况、板书和PPT可以同步传递到听课教室,实现同步学习和互动。

“与传统教学相比,pad教学极大地提高的教学效率,老师在课堂上提出一个问题,然后学生在下边用pad作答,老师能够及时地了解学生的作答情况。”昌平一中教师表示。

从跟跑到同频共振,职业教育主动融入经济社会发展,专业与产业契合度更高。昌平职业学校围绕北京、昌平高精尖产业和文化创意、生物制药等产业增设了大数据、智能网联汽车技术、冰雪运动等18个新专业;对接新业态、新技术、新服务,组建了智慧农业、数字媒体艺术等6个专业群,全产业服务区域经济发展。同时,学校精准服务“两谷一园”发展需求,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教育体系进一步完善,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强大的人才和智力支撑。

昌平职业学校教师告诉记者,十年间,昌平职业学校新增了多个专业方向,主要契合首都经济社会发展,专业服务区域内发展。做好职业教育是国计也是民生,学校也将立足当地,真正办出昌平需要的职业教育。

随着教育改革持续深化,昌平区调整12所学校办学体制,建立5个教育集团,成立11个学区,全区中小学实现学区全覆盖。学科类无证机构实现100%转型或关停,校内教育融通联动、提质增效,骨干教师99%参与课后服务,干部教师大范围交流轮岗,“双师课堂”“智慧校园”让优质教学成果广泛共享,家长学生“双减”满意率97.4%。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聚焦“五育并举”,强化资源供给,推进大中小幼德育一体化建设,让爱国主义精神在学生心中牢牢扎根。昌平区教育发展水平实现新跨越,多措并举保障学位供给,义务教育就近入学率达到99%,学前教育普惠率达到92%,引进名校名园28所,回天地区教育资源短板加速补齐,更好保障了人民受教育机会,有效缓解了群众急难愁盼问题。

回首十年,昌平教育事业稳步发展。面向未来,昌平教育系统将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以更大作为融入和服务昌平发展,全力开创教育事业崭新面貌,努力打造与“四区”建设相匹配的高质量教育体系,办好人民满意的昌平教育,为谱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北京篇章而不懈奋斗。

文/王红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教育资讯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