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教育资讯

当今教育的窘境是阴盛阳衰, 如何才能解决? 网友的建议很中肯

文/平老师

男教师为何太少了,一线老师发声:解决“三无”现象便可解决问题。

学校的男老师越来越少了,阴盛阳衰体现在教师行业越发明显,这是目前教育界面临的一个非常现实而又亟待解决的问题。

男教师成了香饽饽?

有网友分享了一所中学教师的集体照,看了这张照片,网友很无奈,典型的阴盛阳衰的节奏,男老师都成国宝了,太稀缺!这是来自一线教师的心声。

再来看看这幅图片,男老师少是一方面,另一方面男老师表情很严肃,与站在前排的女老师形成鲜明对比,女老师显得格外开心,这张照片说明了什么?

很现实的问题摆在大家面前,男老师少,压力大,这个压力不仅来自工作,更重要的来自生活的压力,这个现象在基层特别是偏远的乡村显得格外明显,应该引起教育部门及相关单位的重视。

一份调查数据给出了答案

一个现实的原因就是钱没有给到位,麦可思的调查结果显示,2020届本科从教男生月收入为4886元,较2018届从教男生月收入(4640)增长了246元,但2020届从教男生比同届全国本科毕业生平均水平低了585元。

大家可以分析一下,同样一所高校,同样学历的毕业生,一个去应聘教师,一个去应聘工厂的职员,工资水平就存在明显的差异,若干年后,层次逐渐拉开,并且他们之间的距离差距不是一星半点。

不仅如此,男教师承担的社会压力和家庭压力是巨大的,他们除了承担着家庭的压力,同时在学校还要担负女老师一倍甚至更多的工作量,有位男老师倾诉,如今这个社会很现实,房价涨了,菜价涨了,唯独教师的工资没有涨。

“三无”教师比比皆是,让老师寒心

无车无房无对象,就是如今男教师面临的尴尬处境,这三无现象归根结底就是一线教师收入低,让他们左右为难。

没有钱哪来的车子、房子和老婆?表面上看老师这个岗位很风光,双休、寒暑假和法定节假日,其实这些都是浮云,甚至这些所谓的假期又被现实剥夺了多少,如果你不在老师岗位上,你无法体验到一个老师的辛苦,甚至还有做老师的心酸。

有位35岁的高二数学男老师,坐标三线城市,最近他曝光了三月份的收入单。

这是在个人所得税APP查到的,数据绝对真实,在2022年3月收入4791元,他苦笑着说,好就好在一点不用缴税了。

这实在令人费解,一个高二的老师,年收入不到六万,去掉赡养老人、日常生活开支、平时应酬,每月存款寥寥无几,这样哪有多余的钱去谈女朋友?车子、房子都是奢侈品,看看就罢了,这是点名的三无老师,让他们怎么不汗颜?

不给老师尊严,应该由谁来管?

给教师贾工资,耳朵都听出茧子来了,何时才能落实,有句口号吹得响亮,教师的综合收入不能低于当地公务员!请问,现如今有几个落实到位的?

河南南阳就是一个例子,南阳淅川县一个男高中老师直接在留言板给县委书记留言说,自己来淅川工作两年了,至今工资仍是1500元,两年了工资未调整。

更气人的是,今年南阳市桐柏县毛集镇第一中心小学教师张大斌,到校长毛培银的办公室讨要被拖欠的绩效工资时,因言语不合,毛竟当着副校长王彦生的面,突然抱住他的头,把他的右脸咬得鲜血淋漓,他的右手也被咬伤。

令人无语了,一个是不给加工资,一个干脆就不发工资,作为校领导还咬伤任课教师,请问老师真的就没有尊严了吗?类似这类情况,是哪个单位负责管理的?

男教师越来越少,造成这样的原因还用解释和调查吗?大家都心知肚明。

小编建议:

男教师需要养家糊口,需要尊严和地位,期待把职称评审、工资调整向一线教师大力倾斜,不要太多的空话,给他们实惠,给他们尊严和地位,是最有效的方案。

【讨论】你认为待遇和尊严能挽留一个老师吗,你赞同这个方案吗?交流一下吧。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教育资讯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