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教育资讯

校外补课班遭遇“寒冬期”, 教育部有新通知, 整顿力度再上新高度

“双减政策”的实施,就是为了给中小学生减负,能够不用再穿梭在补课班之间,拥有更多的时间放松,找回童年的乐趣,自从政策实施后,也确实是有一定的作用。

可所谓“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即使有关部门对校外补课班的监管力度很大,但依然有很多的机构在“顶风作案”,更是衍生了多种多样的补课形式,也是让人防不胜防。

其实对于补课,家长并不是非常的讨厌,或者说还是挺喜欢的,毕竟都不希望自家孩子的成绩不好,补课班也是学生的二次机会,一旦在学校的吸收情况不好,就指望能够在校外补一补,可“双减政策”的实施,也等于是堵了家长的路,可谓是又喜又忧。

校外补课班遭遇“寒冬期”,教育部有新通知,整顿力度再上新高度!

秋季开学,学生又投入到了紧张的学习中,因为年级的升级,也意味着学习难度的增加,学生想要跟上进度,熟练掌握,也是需要时间和精力的投入的,再加上补课班被限制,学生的后路少了,只能靠在课堂上使劲努力。

但实际上,即使明令禁止,补课的情况也是存在的,只不过补课的形式换了,不再是固定的补课班,而是居民楼、酒店、咖啡厅等等场所,学生的内卷依然没有改变,反而还在持续的加重。

教育部门也是发现了这一情况,发布了新通知,对校外违规补课行为的整顿力度再上新高度,校外补课班可以说是遭遇了“寒冬期”,可以说是各个路都被堵的死死的了。

该政策,对于幼儿园、小学、中学和高中阶段,所有的适龄儿童都是适合的。明确规定,所有校外开展的学科类培训机构,不管是以任何形式存在,都是禁止的。

且中小学生的有偿补课的惩罚力度也会更大,发现后会对相关部门进行责令整改,并要求将所有费用退还给学生,还会予以警告或是通报批评。情节严重的处以5万以下罚款,特别严重的5万以上10万以下罚款。

整顿的范围也是比较广的,校外的学科类补课,即时通讯、网络会议以及直播平台,等所有有偿开展的校外补课班,是有一个算一个,还有那些利用酒店、咖啡厅、居民楼等场所进行的补课形式,也会有严格的处罚。

就连以咨询、素质拓展、思维训练、家政服务、住家教师、游学、研学等相关类似名义的,开展的有偿的校外培训,都属于禁止范围内的,所有家长和学生都是能够进行举报。

文件中也表明,对于学科类补课和非学科类补课,都是有一定的限制的,也就是不管什么样形式的补课,都不是能够随便进行的,还有中小学老师在家,即使是无偿的,也不能够讲学科内容。

长期补课等于“喂饭”,对学生的学习是不利的,家长要理智点

很多家长觉得,补课就相当于学生是学了两次,那么肯定就能够学的更好,更扎实,成绩也就能更好,但实际上,补课并不适用所有学生,补课的危害其实多于好处。

长期的补课相当于是在“喂饭吃”,学生已经习惯了还有“二次机会”,课堂上的那一次可能就不会太过认真,导致根本就学不到什么,所以也不过就学了一次而已。

补课老师的讲课方式,是讲重点,讲难点,解决学生的“疑难杂症”,但学生都没有好好听课,更不可能知道自己的问题点在哪,又怎么可能得到很多的解决。

学生也会养成学习不自觉不主动的坏习惯,习惯性的依赖补课,导致不会思考,学习动力不足等问题,这都是会严重影响学生学习的关键,家长在选择给学生是否补课上,还是要理智一些。

是否需要补课,还是要看学生个人情况,不适合补再多反而更退步

补课还是有一定的好处,但这个好处却并不是适合所有学生,比如优等生,这类学生都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及学习天赋,没必要浪费时间浪费钱去补课,他们有自己的学习方法,补课其实是打乱了他们的节奏。

而差生,要么是学习真的没有天赋的,要么就是非常讨厌学习的,这类学生去补课,就是“身在曹营心在汉”,也是在浪费时间和钱,补了也不一定有好的成绩,反而压力更大,或是更讨厌学习。

而那些有上进心的中等生,其实是最适合补课的,上课的时候不能够一下理解老师讲的内容,就需要补课的形式,让不能理解的理解,让理解的吃透,才是真的在提高成绩。

写到最后:补课不能是长期的,容易让学生产生依赖,可以是在学生关键时期,比如初三、高三,针对性的给学生补足薄弱点,改善偏科的问题,有效的提高分数。

话题:你怎么看待新的补课政策?

记得点关注哦,我们下期再见!~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教育资讯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