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教育资讯

最新国考报名数据, 考生无奈吐槽: 今年好简单, 半分钟就结束了!

2024国考报名结束后,考生对于今年的国考条件,更多的是无奈。更是吐槽,自己永远赶不上热乎的。

自己是应届毕业生的时候,报名需要有经验的人。现在自己有经验了,又需要应届毕业生,尤其是湖北岗位,90%左右,都面向应届毕业生。

随着数据不断的更新,我们也能看到国家对于人才需求的方向,在不断的变化。为什么前端扩招,后端花式撵人呢?

最新国考报名数据,考生无奈吐槽:今年好简单,半分钟就结束了!

国考岗位竞争激烈,报名人数逼近300万,放出的岗位只有3万多。偏远地区岗位报考人少,竞争激烈的地方,几千人竞争一个名额,已经不是什么稀奇的事情。

今年国考学历门槛提高的比较多,去年专科生可以选择的岗位,有100+,今年的岗位只有50+左右,下降了近一半。

硕士及以上的岗位,2023年是1232个,2024年增加到2046个。学历门槛的提高,也让考生调侃,说今年的国考简单,半分钟看了一眼就结束了。

学历门槛改变之后,数量上也有变化。比较偏远的地区,扩招的情况可人。江西今年扩招了28%左右,西藏26%左右,贵州25%左右,海南扩招了70%左右。

这个数据的变化,给了本地考生更多机会。以便于应变,高学历考生回乡后没有对应岗位的尴尬,实现了留住人才的目的。

与之形成对比的是江浙沪京等经济高速发展的地区,这些地区不缺少竞争岗位,就业比较顺利,于是国考岗位的提供,就有所下降,比如北京从2045下降到了1837。

岗位招考数量变化,是其中一个,另外一个是更加针对应届毕业生。一些地区是要求普通应届毕业生,一些地区直接要求当年毕业生。

限定2024年毕业生的岗位,多达7330个。占了整体岗位需求的42.8%。这个将近一半的比例,对于应届毕业生来说,很友好。

其中湖北的岗位提供,90%左右,都是面向应届毕业生的。这样做的目的,似乎很明显,促进应届毕业生的就业情况。

报名数据上,明显更需求高学历的应届毕业生。同学们未来想要参加国考,还要努力提升自己才好。

考公不是唯一出路,体制内并非理想之国

考公最吸引人的一点,是未来生活的安稳保障。但这份保障,这样的安稳却也是近些年来才产生的想法。

土地红利吃的差不多了,这几年的财政支出数据显示很紧张。大量毕业生拥挤到了体制内,带来的影响,未来可见。

明显高于普通人的公积金,退休金,医疗基金等等使得负担加重。人才的固定流向,对于社会发展来说,并非益事。

这两年,明显能欧感觉到,体制内开始松动。花式赶人的方法,层出不穷。有地区出现了教师的末位淘汰制度。

教师是编制内的特殊群体,计划出来之后,很多地区跟着响应。虽然暂时还没有具体实施,但是苗头存在,就意味着问题存在。

地铁员工,因为五险一金一年没有缴纳,工资从5月份开始就开不出来而离职。妇幼保健站,医生护士开不出来工资,生活也难以维系。

当资金出现问题的时候,裁员是最直接的解决方式。湖南今年年初的时候,辞退了百余名编外人员,就节省下来200余万的开支。

编外人员辞退相对容易,编制内就出现了花式赶人的方法。已经有省份退出,鼓励在编人员外出创业。

3年的创业期,停薪留置,可以由原单位继续缴纳社保等福利政策。并且享受逐年增长的工资福利,如果创业失败,再回来还可以继续工作。

换句话说,就是如果创业成功了,自然也就不用回来了。这样节省了一个名额的开资,也增加了社会性质的收入,一举两得。

由此我们也看出来,体制内并非快乐之地,他们也有属于自己的困难所在。土地红利吃的差不多的时候,公务员的薪资待遇,也就没有想象的那么优渥。

上个世纪,体制内的辞退,国企的下岗潮,是现在这波学生体会不到的艰辛。现在虽然不至于那么苦,但那个时候公务员辞职下海,还能捞金,现在想要捞金,就困难了。

同学们还是以自己专业为主,在可深入的领域里,不断的专研。争取找到属于自己的路,开发更多就业渠道。

今日话题:你对这件事怎么看?

(图片均来源于网络,如若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教育资讯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