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小学

学霸传授语文高分经验: 从小保持一个好习惯, 语文考高分没难度

闺蜜家孩子今年升初三,由于成绩优异,被重点高中提前录取进英才班,下半年直接到高中就读,边学初三知识边学高一知识。

我非常为她感到高兴,为此,我还专门让她给我即将上初中的女儿传授学习经验。

在聊到如何才能使语文得高分这个话题上,她给我女儿传授了一个“秘诀”,那就是语文一定要提前预习。

学霸传授语文高分经验:从小保持一个好习惯,语文考高分没难度。

为什么要预习语文?

预习,大家都知道是非常好的一种方法,不仅能提前了解知识点,更能查漏补缺,语文预习也是如此。

1、巩固知识点

通过预习,孩子能结合过去的内容进行思考,帮助他对以往的知识点进一步加深记忆和巩固,不遗忘。

2、提前了解内容

通过预习,孩子可以知道下节课老师会讲些什么,下篇课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哪些是不懂的,哪些是已经了解的,提前做到心中有数,方便在听课时查漏补缺。

3、提高学习效率

我们都知道,孩子不可能每堂课保持时刻的高度集中,要想在孩子专注的15~20分钟时间里,吸收掉那节课的重点,预习就能做到。

通过预习,孩子会带着疑问和困惑来听课,遇到自己不懂的,他会下意识地竖起耳朵,这些能帮助他更聚焦,学习和吸收的效率也更高。

4、增加学习兴趣

不难发现,有预习习惯的孩子,成绩都不会太差,成绩好,孩子兴趣就更高,也就更愿意预习,这些都会帮助孩子增加学习兴趣,越学越爱学。

所以,预习不仅能巩固知识点,学习效率更高也能帮助孩子培养浓厚的学习兴趣,但前提是一定要掌握正确的方法。

语文该如何预习?

好的方法一定会事半功倍,语文预习也是如此,很多人预习语文,只是盲目地将课文读几遍,以为这样就是预习了,其实并不是。

1、有计划有针对性

预习不是心血来潮地一时冲动,也不是盲目地阅读,而是要合理地安排时间。

预习的时间尽量安排在完成当天的学习后的课余时间,根据自己剩余的时间来安排,前提是不要影响当天的学业及正常的睡眠。

时间多可以多预习,研究得更深入一点,时间少,就只预习次日要学的内容,定下最基本的预习量,不要给自己太大的压力。

同时,预习的针对性一定要有。

如果只是朗读课文而不思考,预习是没有效果的,一定要边朗读边思考,写出全文的脉络及结构,说出每个单元及课文的侧重点,尤其是对自己不理解的地方提前查找并做下记号。

2、浏览查找

预习首先要解决陌生字词的问题。

通过阅读,可以将自己不会的生字词找出来,然后借助工具书,所学拼音等工具,进行理解,如果仍然有疑问,就一定要罗列出来,在上课时一鼓作气地解决,不留漏洞。

解决完生字词的问题后,孩子可以再重读课文。

这时阅读的难度就会降低,方便孩子了解整篇文章的主要内容,对自己第一遍没弄懂的内容可以找出解决方法,仍旧不懂的及时整理,方便解决。

3、精读

这里指的是带着前面的疑惑,边思考边读第三遍。

这时的阅读速度可以适当地放缓,结合以前的知识点或通过查阅相关的书籍等等,尝试自己将问题解决,如果还有问题不懂,那就表示这个内容可能需要自己重点关注,一定要单独标出来,留在课堂上听课再去解决。

4、做笔记

笔记并不只是在课堂上才能使用,预习时也要适当地做些预习类的笔记,可以写在课本或单独的预习本上。

用问号标出疑问,将需要解决的问题进行重点圈层,配上自己的看法体会,可以联想的内容,这些都能帮助自己对预习的内容更清晰,听课起来也能更聚焦,心态更轻松,学习起来也更容易。

预习语文没有对应的教材可以吗?

绝对可以,尤其是寒暑假,手上没有下一年级的课本,预习还是一样有效的。

1、基础阅读能力最重要

语文的预习和数理化不一样,其他学科必须得以教材为主,一环扣一环,讲究逻辑性,对思考能力要求非常高。

但语文却不一样,不管是哪个阶段的语文学习,他要求的都是基础能力培养,哪怕没有课本,基础也是一步一步搭起来的,只有不断增强字词的积累,让阅读能力逐步提升。

说到这里,推荐一套非常适合小学生的《小学基础知识大全》,这套书可以说是目前我所见到的教辅用书里相对总结比较全面、内容比较精准的教辅书了。

这套书共7册,针对语文的就有三册,另外四册中的三册是针对数学,一册是针对英语。

针对语文的这三册里,一册是语文词语专项手册,一册是针对小学必背古诗词专项,还有一册是针对写作文。

这三项专项训练,可以说是小学语文考试分数占比最重的三项了,只要掌握好基础知识里的生字、词、句、古诗词,小学语文考试除去作文以外的题目基本上就不会失分,再把作文好好写一写,语文得高分完全不是问题。

这套书是对小学重点知识点做了全面梳理,把教材的大纲重点进行了全面总结,梳理了重点知识点的脉络,同时把难点全面展开,一点点讲透彻。

有了这套书,孩子们对新知识点的预习就有了方向,知道哪些是重点、哪些是非重点、哪些知识点是必背的、哪些是可以忽略的,有重点、有针对性地复习,会让孩子的学习变得事半功倍,链接我放在这里,点击即可购买!

2、拓展阅读有必要

哪怕有教材进行预习,适当的拓展阅读还是很有必要的,拓展阅读不仅是教材内容的延伸,更能开阔眼界,帮助孩子获得更多新的知识。

课本的内容是有限的,通过拓展阅读,孩子能够将知识点融会贯通,也能获得新的灵感。

所以,如果要预习,手上又没有教材,进行拓展阅读,就是非常好的方法,他能满足语文学习的基础阅读能力,也能进一步的了解更深的文化知识。

身边很多孩子缺乏的不是阅读方法,而是适合孩子的阅读内容,如果纯粹为小学生的考试提分做阅读准备,强烈建议给孩子备一套《快乐读书吧》。

细心的家长可能都知道,小学课本每一册都会有一个《快乐读书吧》栏目,这是教育部针对孩子课外阅读拓展推荐的针对性书籍,根据每个年级知识的不同,推荐的书籍内容也不同。

《快乐读书吧》丛书里的书,全部都是经过教育部知名学者筛选、来自国内外的名著书籍或者节选,内容十分经典,且跟孩子当前学习内容适配性非常强。

可以说小学的大部分阅读理解内容,都是从《快乐读书吧》丛书里进行节选,孩子只要把这套书读懂、读熟,阅读理解题目基本不会失分。

为了帮助孩子阅读,《快乐读书吧》书籍的每个年级除了对应的阅读书目外,还配有一本《阅读手册》,这本《阅读手册》一是总结书中的重点、延伸知识,二是教孩子如何有重点、有效地进行阅读。

《快乐读书吧》的链接我放在这里,家有小学生,可以根据自己孩子所处的年级挑选适合孩子看的书,当然,如果您的孩子刚上小学一年级、或者即将上小学,那么可以购买一大套,即从一年级到六年级的全套书,这样孩子在有余力的情况下,可以更进一步阅读下一阶段的书,提前对即将学到的知识点进行预习。

3、掌握预习方法是核心

试着利用浏览查找,精读,做笔记的方法,一步一步地不断锻炼自己的预习方法,你会发现当孩子对掌握了正确的预习方法后,不仅预习更高效,也能让他在正常的学习期间,熟练地运用,让学习变得轻松。

我们都知道预习对学习的重要性,不管哪门课程,通过预习,都能够做到查漏补缺的效果,也能增加孩子学习的兴趣,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但每门课程的特性不一样,预习的方法也不一样,相比于数学的逻辑性和庞大的思考能力,语文则更注重基础的阅读能力。

不管有没有教材,语文都是可以预习的,只要找到和孩子年级相匹配的书籍,运用正确的预习方法,孩子依旧能够获得核心力量的提升。

两个孩子的职场妈妈,左手执笔右手带娃,喜欢读书、写作、画画、坚信即便生活一地鸡毛,内心也要拥有自己向往的诗和远方,关注我,持续给您提供更多育儿干货。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教育资讯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