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教育资讯

八旬老教师资助三十三名大学生

最不会算账的人做了最“划算”的事

本报记者王杭晨通讯员唐红飞

“要珍惜四年的大学生活,好好学习,用你的智慧和勤奋去实现你心中的梦想。”一张张牛皮纸信封上是丽水市遂昌县85岁退休教师黄国强手写的爱心寄语,这些寄语将随着信封里的助学金送到孩子们手中。

每年资助几名贫困生,是黄国强多年来的习惯。2012年至今,他用退休金资助33名大学生,帮助他们走出困境,完成学业,改变命运。

“爱心记事本”承载期盼

黄国强的爱心助学之路要从2012年说起。电视新闻报道遂昌县高坪乡中心小学两位贫困生的事迹。这两位贫困生是姐妹俩,母亲离家出走,父亲是残疾人,没有生活自理能力。瘦小的她们除了学习,还要照顾父亲,让黄国强深受感动。

“她们家门口有一个洗衣台,姐妹俩洗衣服需要垫好几块砖才够得着。当时我看到这一幕,眼泪就流下来了。”从小学开始到大学毕业,每年寒暑假,黄国强都会给姐妹俩送去一笔助学金。今年,姐妹俩都找到了工作,黄国强的“使命”也算完成了。

自2012年资助这对姐妹开始,黄国强便没有中断过助学帮困。他有一个爱心记事本,记录着每一笔爱心支出,以及每一位受助学子的成长历程。爱心记事本的扉页上是黄国强手写的自勉话语:用我们的爱心去点亮贫困孩子心灵中的梦,去实现他们的理想人生。他说,这是他捐资助学的初心。

回忆起一些结对学子当初所面临的困境,黄国强一度哽咽。

有位叫小涂的孩子,一家三口租住在一间10余平方米的小屋内,母亲患病卧床,父亲外出打工。高中3年,小涂坚持每天中午回家给母亲做饭,再回学校念书。多年的奔波操劳,让这个高中男生瘦得不足40公斤,小小年纪就长出许多白发。在这样艰难的情况下,2015年,小涂以684分考入武汉大学。这份坚强,令黄国强动容:“我一定要帮助他读完大学。”从那以后,黄国强每年从退休金中拿出固定份额按时资助小涂,直至他大学毕业。如今,小涂已顺利进入知名企业工作,令黄国强深感欣慰。

自认“最不会算账的人”

在身边人眼里,黄国强是个很“抠”的人,一件衣服可以穿十几年,袜子上有了破洞也舍不得扔。“我一个老头子用不了多少钱,省下来的钱就用来资助学生。”

起初,黄国强是通过电视、报纸等渠道了解贫困学子的信息。后来,为资助更多孩子,他主动跑到各单位咨询相关助学信息。教育局、团县委、中小学校、关工委、残联等,都留下过他的足迹。

“看到孩子们都很苦,但我的退休金有限,到底给谁好呢?那就都给吧,所以经常‘超标’。”黄国强调侃道,自己是个最不会“算账”的人。

采访过程中,黄国强始终不愿透露这些年到底付出了多少助学金。他说,相比付出的钱财,自己收获更多的是精神财富。孩子们带给他很多欢乐与温暖,看着孩子们通过努力走出山乡,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他获得了精神上的富有,这是不能用金钱来衡量的。

“尽我绵薄之力,资助贫困山区的孩子完成学业,成为国家栋梁之材,是我这个最不会算账的人所做的最‘划算’的一件事。”黄国强说。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教育资讯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