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教育资讯

学生中流行新型“电子鸡血”, 本来是为了监督式的学习, 现在却走向了……

学习没有动力怎么办?学不进去怎么办?

打开软件,搜索“学习vlog”,带你打开新世界的大门!

一个计时器,一个木质的阅读架,上面摆着一本展开画满荧光笔的教科书,

一个醒目的ipad电子屏幕,可以说是现在大学生、中学生中,正流行的学习直播的“标准配置”。

吃饭时有“电子榨菜”,学习时也有“电子鸡血”,这就是当代大学生中学生充分利用网络资源的自我修养。

而所谓“电子鸡血”,就是:在自己学习的时候,点开一个学习直播视频,看看博主的学习,给自己打一针强有力的定心剂,快速进入到学习的状态中。

特别是韩国的一批study vlog博主备受考试党的青睐,粉丝达到几十万,被粉丝们亲切地称为“发疯姐”、“动力姐”。

感觉就算世界末日到来,也无法阻挡学习博主、和跟学习博主学习的学生们的脚步。

不过当学习博主、看学习博主学习的风越刮越大,这新型“电子鸡血”,真的那么有用吗?是否是噱头或作秀?亦或进一步引发了内卷的焦虑?

学习博主

这届学生的新型“电子鸡血”

这两年,通过学习博主视频、跟着学习的方式:

因为更方便、更自由、更省钱,且可以达到自律和监督的作用,受到学习党的青睐,学习博主的视频,也被称作“卷王学习中心”。

图源:小红书@Sanguine

通过学习博主的存在,获得被陪伴的感觉,也即随时随地找到高端“学习搭子”。

一个人在家总是学不进去,想玩手机,没关系,随便打开一个线上的学习直播,满满的笔记和时间安排表。

小红书@我爱分分爱我

学霸之力扑面而来,立刻就可以把你拉入学习的氛围之中,浑身好像充满干劲儿。

这还不够的话,那就使用升级版的“学习鸡血”,自己开一个学习直播,意识到有网友在线上观看:

小红书@七条小鱼在天堂

为了维持一个合格的学习up主人设, 也就不好意思偷懒玩手机了,学习效率蹭蹭蹭地往上涨。

特别是,对于单打独斗的备考党,学习直播法卓有成效,可以一试。

在考研二战期间,小曾在家里学习,就陷入了倦怠的学习情绪之中,静不下心,莫名觉得困倦。

某天刷B站的时候,点开一个考研二战的学习直播,恰好还是同一个专业,相同的境遇和选择,让小曾突然有一种“同是天涯沦落人”的感觉。

直播的up主也是一个人在家二战,为了自律,开直播督促自己。

就这样,小曾在每天复习的时候,打开看看UP的直播,后来小曾和这位UP主都如愿考上了第一志愿的学院。

小红书@一杯冰可罗

年轻人通过网络的直播,组成一个更为灵活广泛的学习集体,在群体性的学习活动中获得行动的动力,缓解一个人学习时的孤独情绪与懈怠心理。

同时,网络也相当于一面镜子,学习者在网络社区分享自己的学习记录,通过他人的监督促进自己的记录,并用网友的互动和反馈提高自己的学习主动性。

难怪大家学习瘾达到最大,命运的齿轮吱呀吱悠悠地转。

高中生学习博主

主打共情与成长

如果说大学生的学习直播主打“学习氛围”,那高中生的学习视频就是关于“共情与成长”。

在视频网站搜索“高中生”,可以发现有语数外理化生的网课,有教你如何提到600分的学习秘籍,也有励志向或生活情怀向的日常记录。

某一薄弱学科想提分,都能找到提分秘籍:《学校不教,但考试真考的英语偏方》,《化学怎么学,竞赛生的秘密!》……

《逍遥游》《离骚》弯弯绕绕、考试默写不下来?多听听歌就好啦。一批诗词改编的古风歌曲让你事半功倍,无痛记忆。

在高学习强度下,脑袋不转了,学不进去了?

点开一个名为《高中生,刷到就是老天在提醒你》,视频里的条条框框,简直是为视频前的高中生量身打造;

打开《普高的我,凭什么考上北大》,北大似乎也没有那么遥不可及,这就是教育学所谓的“替代强化法”,要的就是这种强烈的“代入感”。

这些电子鸡汤被赋予真实感和价值感,让你相信:在埋首眼前题海的时候,似乎能够看见梦想中的远方。

最引发高中生群体共鸣的,则是高中生活的“平淡”记录。

手机的默认铃声在5点半准时响起,熙熙攘攘的晨读声音,黑板上的课程表和作业布置,课桌上的计划本……从早到晚、普普通通的一天,被复刻了1000次,深刻烙进记忆里。

在一天里,看见了许许多多高中学子的身影,这样平淡的叙事,似乎胜过诸多励志片。

相比电子鸡血给予的“信念”,这些朴素的vlog让高中生们相信,认真度过的每一天都有意义。

学习直播=流量密码?

当然,在年轻人有意识地利用网络直播的同时,整个风向也在慢慢地发生某种变化。

“学习直播”越来越脱离学习的本质,变成了流水线式的模版,成为新的“流量密码”。

每天早上六点准时起床,开启高度自律的12个小时学习,靠冰美式提神,除了吃饭外一天都坐在摄像头前学习。

桌面上摆放着香薰蜡烛,直播的开始一般会冲一杯冰咖啡,博主还会在学习的间隙展示自己自律生活的一角:

比如如何健身保持身材,镜头前要有品位不错的穿搭,最好还要有学习之外的兴趣爱好。

这些就是通过镜头语言可以打造的爆款“六边形战士人设”。

似乎无意间,向受众表明,除了学习,化妆、穿搭、视频剪辑、音乐、美术等都样样精通。

学习直播的本质,本来是为了监督式的学习,现在却走向了同质化的攀比,反而给受众更大的心理压力。

为了学习,看个直播,反而被卷到焦虑了。

疯狂地卷学习时间,苦行僧似的学习,通过口号的渲染和网络的包装,将学习的焦虑无限扩大化。

有些同学模仿六点起十二点睡的作息时间,追求每天12个小时的学习时长,反而因为睡眠不足,学习效率下降。

有些同学由于每天的学习时间不达标,批评自己,反而产生了挫败感,影响了学习的积极性。

有些同学把重心放在学习工具上,买一大堆文具和设备,每天忙于社交媒体上的打卡、直播视频的剪辑,塑造完美的学霸人设,学了多少只有自己知道。

仔细深究起来,表演性质浓厚的学习直播,以功利化的结果导向来衡量的话,学习博主的目标有没有实现,都被迷糊化处理了。

所以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反思,观看学习直播的初心是什么。

学习终究不是

为了卷而卷

观看学习直播,收藏学习类的视频,可以说是学习的替代性满足(我看了=我学了,哈哈哈)。

学习直播的流行,根本原因还是在于年轻人的共同处境:用学习的不断强化,来抵抗竞争的巨大压力,缓解无时不在的精神压力。

考公、考研、高考、中考,这些以阶段性目标为任务的直播,目标明确。

而学习的驱动力有三种,一种是内在的求知欲,一种是外在的他人的评价,一种是面对任务的驱动力。内在的驱动力是最根本的。

学习直播是有意识地利用他人评价的驱动力,来促进学习任务的完成。

但如果是过于功利化、过于“卷生卷死”的竞争,学习过程是否成了失去乐趣的苦行,学习能力是否退化成了做题能力?

我们纵然被各种无可奈何的选择裹挟,但也还有发展内在驱动力的一些空间。

找到自己的内在驱动力,借助但不依赖所谓的电子鸡血、高端学习搭子,学习的风,才能真正吹进心里。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教育资讯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