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小学

融合多门学科, 老师带着一群二年级娃, 种出一棵“奇妙的树”

历经两年潜心研究,4月17日,黄浦区卢湾一中心小学交出了一份充满奇思妙想的跨学科主题学习成果——新书《奇妙的树——小学低年级跨学科主题学习案例》发布,这本书的作者,正是该校一群年轻的学科教师及可爱的二年级学生。

翻开这本绿色装帧的新书,很容易就被孩子们的奇思妙想所感染:树干为什么是圆柱形的?枫树种子是怎么飞行的?为什么树长着不同的皮肤?常青树为什么四季常绿?杉树为什么能长这么高?上海的行道树有什么讲究?在课标指引下,学校跨学科团队融合语文、数学、自然、美术等多门学科,在一年级《植物妈妈有办法》跨学科主题学习基础上,以“奇妙的树”为主题,带领二年级学生认识树、研究树、应用树、想象树,进行了一系列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

什么是跨学科学习?在摸索、实践与沉淀中,老师们渐渐有了自己的答案:跨学科不是拼盘式的多学科组合,也不是浅薄化的知识挪移,而是要从学生学习和发展的角度,基于学科、超越学科、立足学科、主动跨界。该校跨学科学习负责人贺春秋老师介绍,学校从一年级起步,两年来逐步推进,组织有学科依托,系统进阶的系列主题活动,“增强学生的主体参与感,唤醒教师的整体育人意识,推动学校课程的整体建设”。

课堂是跨学科学习主阵地,自然、语文、美术三科老师协同指导:自然学科的相关知识提供丰富的写作内容,语文课堂学习如何用文字表达,美术学科则拓展和丰富表达方式,增添趣味,提升审美。自然课堂上,学生们研究树;美术课堂中,绘制关于树的奇思妙想;数学课堂内,学习如何测量、计算和树有关的数据;而在语文课上,则学习撰写关于树的研究报告。

那么,这棵跨学科的“奇妙树”,具体是怎么“培育”的呢?首先,是认识树。语文、自然、美术老师一起指导孩子们完成“自然笔记”,细致的观察和充分的了解,让学生们笔下的“树朋友”更加生动真实。在认识过程中,学生们对树产生了强烈的兴趣,提出各种问题,老师鼓励孩子写出微型研究报告,以任务驱动研究过程,学习像科学家那样思考。向二年级全体学生征集问题,遴选其中有研究价值的问题,再帮助他们组队调查、观察、实验,来验证猜想,得出结论,并展开生活联想。此外,从真实的树到应用树形图来学习探究,又是一番新尝试:“树”说三国、“树”说十二生肖、“树”说传统节日……各种让人眼前一亮的树形图就从孩子们笔下应运而生。

在老师、学生、家长志愿者的共同努力下,二年级每个同学都参与“种树”:研究足迹从课堂延伸到大街小巷,两年来,共收获207份自然笔记、231份树形图、264份创意树的绘画和作文,还共同完成17项分组课题研究。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对科学兴趣的引导和培养,要从娃娃抓起,培育具备科学家潜质,愿意献身科学研究事业的青少年群体。”在黄浦区卢湾一中心小学党支部书记、校长吴蓉瑾看来,实践证明,从一年级起步,学生就能在充满乐趣的活动中得到充分锻炼。“启蒙科学思想,培养核心素养,跨越学科界限,探求真实问题,这正是我们开展跨学科主题学习的目标。”

“这是黄浦教育持续创新和改革的一次生动展示。”黄浦区教育局局长郭金华认为,跨学科学习不仅连接的是知识,更是生活能力的实践。去年,黄浦区获批教育部义务教育教学改革实验区,“跨学科学习也是我们要重点攻关的一项改革实验内容。”他希望区内更多学校和教师能探索跨学科教学的多种可能,为学生打开更广阔的学习和发展天地。

“你们为孩子打开了探索世界的新窗口。”上海市教委副主任杨振峰对该校教师团队在跨学科项目中的探索与实践深表赞赏,同时也寄予了更深远的期望:继续在跨学科教学领域发挥示范引领作用;进一步强化师资队伍建设,不断提升教师的跨学科教学能力;利用好跨学科教学模式,促进学生全面、均衡、优质发展,使孩子更加具有国际视野和创新精神。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教育资讯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