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小学

小学“入学年龄”有变动, 关于是否可以灵活调整, 教育部进行正式回应

“学生是祖国的花朵,是未来的栋梁。而在这些“花朵”正式进入学校的“花园”时,却遭到了一些入学上的阻碍。

众所周知,启蒙教育自古以来都是在学生的栽培教育上最为重要的一环,犹如地基一样的存在。在经过幼稚园的简单管理后,孩子到了小学的学习才是正式的素质养成与把控的开始

相比之下,幼稚园的早教动手思考能力等方面的锻炼,都是为了方便学生能够更快的融入到小学的学习中来,便于吸收更多的知识,在小学的教育学习中养成更加良好的习惯

关于何时可以从幼稚园结束学习,进入小学生活,我国是有明确规定,小学生必须要等到年满六周岁时才可以入学,如若在开学截止时期前,即9月1日前未达到年满六周岁者,是不允入学的。

对于这一条规定,家长们的心中却有着不一样的看法。有些家长认为,自己的孩子年龄并没有相差太多,为什么不可以早一点去上学。孩子早一些上学,学校的老师也可以尽早地进行管理,更有利于好习惯的塑造和养成

而另一部分的家长则是希望孩子可以晚一点进入小学,认为小学的一个学习过程太过劳累,对孩子压力太大,更希望他能够多打好基础,储备充足的实力之后再进入小学。

小学“入学年龄”有变动,关于是否可以灵活调整

关于教育部出台的这项规定,一直都在年龄方面存在着争议。一些家长认为自家的孩子明明是在九月出生,只比八月末的小了几天,为什么差距就这么大,到了我们家孩子这里就要演变成再等一年,认为这个制度存在着不公平。

甚至随着入学年龄这一问题的传播与发酵,一些家长认为入学的年龄已经进行了更改。而对于这些言论,有关教育部门也做出了明确回应,表示小学的入学条件依旧跟之前一样,为9月1日之前,年满六周岁才可入学,并未做出调整。而对于已经年满六周岁但是不想上学的,并不进行强制要求。

即便如此对于这条规定,还是有些家长存在疑虑,为什么自家孩子明明是同龄人,只是差了几天而已,因为月份的不同却要晚上一年,但同样政策既然制定下来,一定是有进行相关信息的考量以及确定,跟当今社会时代的发展息息相关,并非胡乱制定的日期,家长在看待这件事情的时候同样也应当抱有理性的态度,多角度进行分析。

小学入学年满六周岁才可入学,是多方权衡

年满六周岁入学这一制度维持也有一段时间,至少在大数据的范畴下该规定的实施是正确的,从过往的时间也可以证明学生在这一时间段上学肯定是合理的。而学生的提前入学,很可能造成的是心理,生理多方面的影响,甚至有严重者由于年纪较小无法适应学校生活,从而影响整个未来的发展。

教育部门将学生的入学年龄限制在六周岁,是经过长期检验得出来的结论,是最适合孩子上学的心理状态的年龄,太小则很容易存在心智建设尚未完善,并不能良好的融入到环境之中,导致学生的一个学习脱节,这样反而是适得其反。

非但没有达到早一点学习早一点掌握知识这一目标,更加耽误了孩子的整个成长学习的过程。甚至会由于无法跟上学习进度,无法融入教学课堂中来进而产生负面情绪,影响孩子整个的心理健康,很显然这是不可取的。

同时,有一些家长甚至希望可以留到十岁再去上小学,原因大抵是希望孩子多打好基础,在小学的学习生涯更容易一些。学生的成长不可能注定了一帆风顺,很多人都是要在挫折中成长。

过于的溺爱只会导致在面对真实的“风雨”时让孩子没有自己抵抗跟面对的能力。并且在上学时跟其他孩子存在的年龄差也很容易让孩子产生自卑,无法合群等心理,所以最好的入学年龄还是应当控制在六七岁才好。

学生入学年龄控制在六七岁,带来哪些优点

六七岁正是学生可以开始独立,思维能够吸收小学知识的年纪,同时行为能力等方面在幼稚园也培养得充分

过大的年纪会导致学生不合群,从而产生自卑,孤僻等对学生心理造成负面影响的情绪,这是不利于学生成长的。

笔者寄语

正式步入小学也是一个人在教育上跨出的第一步,家长无论是希望能早些上学或是晚些上学,都是以学生为根本,希望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未来生活,但同时也要注意莫要过于急于求成以及过度的溺爱,以免适得其反。

今日话题:对于上学年龄的控制,大家觉得这一规定是好是坏呢?

(图片来源均源于网络,如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教育资讯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