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小学

初中数学怎么学? 抓好2点+1个工具, 孩子得高分不难

我加入的一个初一群,家长有将近2000人,每天里面讨论的是热火朝天。大家普遍发现一个问题,就是到了初中,好像数学重新进行了洗牌,小学数学成绩好的,到了初中不一定就很好了,尤其是最近学到了动点和行程的问题,很多孩子都是一片茫然。这让很多老母亲又着急了,纷纷开始购买各种教辅资料,也有的老母亲开始亲自教孩子,更有甚者,每天和孩子做一样的题目,做完就和孩子对答案,然后讨论。

为什么到了初中有些以前成绩好的孩子现在却跟不上了呢?一来是因为小学数学是形象思维,初中是逻辑思维,有些同学这个思维还没转变过来。二来很多班级数学根本就不讲课本,甚至数学书都不用带到学校了,老师讲的全部是书本外的知识,这下有些以前没有提前学的孩子,就跟得有点吃力了。

那么面对这种情况应该怎么办?其实也没有必要过分焦虑,中考的数学其实并不是很难,拉分并不是很严重。每年的题型都差不多,选择题最后一题属于中档题,其它都是简单题,填空题最后一道有时难有时容易,最难的其实就是最后两道压轴题,而压轴题一般又会分成3个小问题,第一问属于送分题,第二问属于难题,第三问属于超难题。

通过这样的分析就可以知道,只要抓好2点:基础学扎实,答题很规范,其实拿110左右也不难,学霸也就115左右,他们压轴题最后一问也可能答不出来,当然学神除外,人家满分照样拿。

所以在初中七年级八年级只要学习不太掉队,把基础知识学扎实,养成好的学习习惯就好了,到了九年级专门拿出一段时间来狂刷压轴题。

当然到了初中肯定知识运用就更加综合了,就如简单的计算题,都会涉及到各种数的运算规则,比如去括号、正负运算、整数运算、分数运算等等,一道计算题,就包含了很多个知识点。

应用题更是如此,那么就需要孩子能够把以前学过的知识形成知识体系,储存在大脑里,这样要用的时候才能更好的检索,而不能让这些知识点零碎化,那样容易学了前面忘记后面,到用的时候就蒙圈。

这有一套初中数学学科的知识体系思维导图,用思维导图把初中三年涉及的所有知识点都分类列出来。思维导图这个工具本身具有发散和聚合功能,能够提高学习效率。比如分为数与式(实数、整数、分式、二次根式)等等

还比如方程与不等式,这也是整个初中学习的重点。可以分为一元一次方程、一元二次方程、二元一次方程等等。

初中还有就是图形了,三角形、四边形、圆等。分别把它们对应的知识点都列举出来。

当然还有函数、统计、概念等知识点。

一共有36个知识点,每个知识点一张思维导图,就把初中所有的知识都概括进去了,另外用一张总的思维导图进行统领。

有了这些思维导图,再抓好基础题,养成良好的答题习惯,初中数学其实没必要过分焦虑,考个高分也不难。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教育资讯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