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教育资讯

不一样的乡村儿童, 不一样的乡村教育

你对乡村儿童的印象是什么?

身上的衣服总是半旧的,鞋子总是不合脚的。

每天除了上课,可能还要照顾家里的老人,幼小的弟弟妹妹。

还没有灶台高的孩子照顾着一家人的饮食。一年只有过年那几天可以短暂和父母待一会。长期缺乏成人的陪伴,养成了他腼腆内敛的性格。但大大的眼睛中,总有对生活的期盼,“我也想学跳舞”“我也想学绘画”。

而此时,在城里打工的家长根本听不到这样的心声,或者听到了,也没有多余的钱支持孩子的兴趣爱好培养。

猕猴桃女孩打破乡村儿童的“旧印象”

她叫龚钰贻,是一个普通的乡村小女孩,最近登上了由京东独家冠名、CCTV17制作的《田野里的歌声》节目表演。

节目中,她乖巧可爱,谈吐大方,被冠以“乖巧萌妹”的称号;她才艺过人,会古筝、绘画、轮滑等,与传统认知中大众对乡村儿童的印象无法不同,谁能想到她是来自贵州贵阳修文县的乡村。

龚钰贻可以登上央视舞台表演,背后是一个乡村振兴、农民奔富的故事。得益于京东助力乡村发展高品质农产品的举措,修文当地实现了猕猴桃产业产销两旺。

在她的身上,让我们看到了,扶农助农工作的价值和意义。促进乡村教育发展,首要改善乡村经济。

当乡村经济发展起来,乡村儿童才能拥有培养兴趣、追逐梦想的自由。这份自由未来还将帮助他们树立属于自己的一份乡土自信与热爱。

孩子愿意学,但是父母无力支撑

龚钰贻是幸运的,但是还有很多乡村儿童并没有这么幸运。

很多偏远山区的孩子被问到爱好这个问题时,他们回答的“喜欢”后面总是接着“但是”:

“我喜欢跳舞,但是没有老师教,一直不会跳”

“我喜欢画画,但是没学过,只能自己乱画”

“我喜欢唱歌,但是没有人指导过我”……

素质教育在乡村依然是匮乏的,而乡村素质教育匮乏的背后原因,其实是乡村经济发展困难、农民在农村的收入不足以支持孩子的素质教育。

30多年以来,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渐深入,我国经济建设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们的生活水平逐渐地提高了。然而从整体情况来看,农村比城市发展仍然存在较大的差距。

这就造成了农村大量的农民离开土地,离开农业,离开农村,离开家园。这样一来,乡村儿童要么成为“留守儿童”,要么成为“流动儿童”,更没有机会接受素质教育。

随着中国教育的发展,中国基础教育已经达成了九年义务教育的大众化。在农村,“有学上”的问题已经解决,下一步的问题便是如何“上好学”。

所谓“上好学”首先要重视素质教育。解决“上好学”的问题,得益于提高农村经济、实现乡村振兴。如果农民在当地就能实现高质量就业,家长就不必离开农村,乡村儿童的素质教育将得到推动。

帮助农民提高收入 把家长留在孩子身边

把家长留在身边,需要把农民收入提高起来。京东的方法论是帮助地方打造高质量农产品,让农民真正增收,实现农产品产销正循环,实现农业高质量发展,助力乡村振兴。

为新型实体企业,京东扶持高品质农产品打“质量牌”,形成“质量越高-消费者越满意-农户收益越高-改善生产-提供更多高质量农产品”的正向循环。

京东是如何实现产销正循环的?在物流端,京东联合地方政府与行业力量,构建农产品现代流通体系,降低流通成本;在产品端,京东与种植方共建数字化生产基地,培育高品质农产品;在消费端,京东帮助农民提高优质农产品的附加值和品牌影响力,建立优质优价的正向激励机制。

为了更好将助力农产品高质量发展落到实处,2021年京东推出“奔富计划”,喊出了“计划三年内带动农村实现10000亿产值,带动更多农民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并且,京东已经着力开始实施计划,光2021年京东就已经与江苏宿迁、陕西武功等30个农业产业带政府签约合作,助农成交额同比上涨236%,帮助近百万农户增收。

农民收入增加,乡村振兴实现,儿童素质教育提升起来。乡村儿童可以登上更大的舞台展示自己,自信地热爱自己的家乡。

这时,当乡村的她说“我也想学跳舞”时,她的妈妈或者爸爸可以有底气说:“好,我陪你去上舞蹈课!”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教育资讯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