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教育资讯

博士虎爸逼幼儿学高数? 道家一句“物壮则老”, 高知博士尽显无知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内卷”这种伤人害己的现象,从“打工人”的世界席卷进入学生的校园生活,而且还越来越“低龄化”,比如,颜小二看到了这样一则关于“虎爸博士揠苗助长”的“过分行为”。

据收集的资料显示,一位南京的博士“虎爸”逼迫自己7岁的儿子和5岁的女儿学习文言文和高等数学等,孩子经常学习到深夜不说,还对孩子非打即骂,最后孩子的母亲看不下去,向法院求助。

而关于博士虎爸这一近乎“无理取闹”与“荒唐”的事件,网友们纷纷进行谴责,颜小二对这事也持坚决反对意见的同时,脑海里出现了道家老子的一个经典理论“物壮则老”,于此,结合虎爸博士揠苗助长的行为,道家这一理论就非常犀利地点出,“极端之下”,高知亦显“无知”,也是讽刺。

1、高知虎爸太“荒唐”也太惊慌

这是一个信息发达、经济也发达的时代,人们的生活在变好,也相应出现了一些需要我们反思的“怪异”现象。

比如,重视“读书”本来是好事情,而一个“提倡孩子读书、帮助孩子读书”的时代也是好时代,为什么偏偏“好时代里做好事”,却胡闹且“荒唐”呢?背后的原因,值得你我反思。

这位逼迫自己幼子学高数、文言文的博士父亲确实重视“读书”,但是却太荒唐。荒唐之余,想必各位也多少能看到这位博士父亲的“惊慌”。

曾今,“不输在起跑线上”,是家长间口口相传的“真理”,现如今,却是让带着高知标签的人群走向“无知”的体现。

颜小二不知道这位博士虎爸因为其外在的社会身份,比如“博士”头衔,背负着什么样的期待与压力,但是很显然,这份“期待”与“压力”让他在子女教育问题上近乎“疯狂”,也太过“惊慌”。

2、关于“度”,老子千年前就叮嘱“物壮则老”

虎爸博士一事中,不仅反映了社会上存在部分家长在子女教育问题上有些“过度”,也体现了成人世界的“过度内卷”。

颜小二始终觉得,没有人愿意把自己变成“傻子”,一些反常得离谱甚至“愚蠢”的一眼可辨的事情背后,一定有让这些事情发生的“理由”。

当“过度”成为一种“理所当然”的时候,那么老子所说的“物壮则老”的悲剧就会发生。

《道德经》有言,“物壮则老,是谓不道,不道早已”。这是在说事物发展到了极端,再往后继续推进,是不符合“道”的行为。不符合“道”,就会迎来“自我毁灭”。

曾经总是有人会发问“极限”在哪里?借着道家老子这句话,颜小二想,极限大抵就在“毁灭”的地方。

回到博士虎爸事件,于此来说,“揠苗助长”从来不是“爱”与“期待”,而是“扼杀”。

虎爸博士以爱之名“扼杀”自己孩子的童年,那么是什么“扼杀”的虎爸博士作为高学历人才的“理智”?想必其生活中的“内卷成分”起到了相当大的作用。

3、接受“平庸”,反而是一种不平凡

其实,思来想去,社会上所谓的“内卷”,初衷或许更多是人们想“出众”的心思,因为不想成为“平庸”的存在,于是就“卷”,但是卷着卷着,就成了“你死我活”的生存之战了。

而这位虎爸博士的初衷,大抵是过分的“望子成龙”,期待自己孩子超现实走在“平凡孩子”的前面。遗憾的是,大多数人都是“平庸”的存在,天才总是极少数,不然也不可能被称为天才。

只是,人生命的意义,如果全在于与旁人做比较,那么这样的生命就太“虚无”了,在我看来,为了活成别人眼里的“天才”,出现虎爸这类揠苗助长的事情,才是最“平庸”且“无聊”的。

每个有自己独立思维的人,往往能够真正感觉到“自我”,并体会到自己生命的快乐,所谓“不平凡”与“美好”,绝不是从旁人的态度中获得的,一个有“自我的人”这可能“平庸”,但他们世界里的自己,一定“不平凡”,要知道,能够真正否定我们的,从来都只有我们自己。

【本文为颜小二述哲文原创且独家发布,搬运、抄袭等任何侵权行为,发现必究】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教育资讯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