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小学

非学科培训清零? 假的, 但已有公办学校购买录播课等学科类课后服务

或许是教培从“双减”落地之后就变得异常艰难的原因,只要有个风吹草动,教培行业的群里就乱成一锅粥。

而前两天的一个事情,传啊传的,不知道咋就歪了,也许是草木皆兵,也许是惊弓之鸟,总之直接一下在就在教培人的眼中,变成了“教培行业整体清零”了。

当然这个消息目前看,起码在现在这个阶段,是假的 。源于一条传言:

其实在这位的理解中也是模棱两可的,但是越是这种不靠谱,比较神奇的消息,越能触动那些教培行业人员的脆弱心弦。

实际上他本人也没拿到相关文件,不过是以讹传讹而已。

学科类培训各地都在努力的清零,这已经是有目共睹的,河北省留了4家非盈利性机构,其他学科类培训机构已经清零。当然这并不意味着学科类培训就够就此消亡,不过很多化整为零打起了游击战。家长想要找还是能够找到的,问题就是师资无保障、学费退还无保障,同时还伴随着学费猛涨,承担风险的问题。

其实能看出来,现在的方向并不是要把学科类培训都搞完蛋,而是在往公益的道路上在引导,非营利性学科类机构有所留存就证明了这一点。

我相信打着游击战的违规学科类培训,上面不是不知道,而是打算用未来公益性的培训这种方式来覆灭现在的违规培训。因为《河北日报》4月11日的消息,其中提到,省内不少地区都存在,以升学为卖点,把培训渲染为学生“刚需”的机构,石家庄市桥西区小学四年级学生家长刘女士吐槽,半年时间里钢琴学费两次涨价,一节课从300元提高到400元。

这是官方发布的,而个人了解的情况,也是这种情况,学科类的不好找,价格贵,非学科的也水涨船高。收费越来越高,压力越来越大,但是为何还有一部分家长咬牙坚持,原因就是,“万一对升学有帮助呢!”

想想双减之后的小学初中,各种减负,但是并不是说就不教学科类的课程了,该学还是学,等到中考、高考照样该考还是考。

同时,前几天,还有个新闻出现,就是很多教育巨头在向公办学校1元钱转让学科类业务,包括51talk在内的多家机构都在以1元或1美元价格转让旗下学科类培训资产。原因就是这些机构的在拥有学科类培训方面的资产的轻快下,“双减”政策的限制,是不得上市融资,严禁资本化运作,于是他们也在减负。

但是这些机构的转让对象多是公司内部的个人,而非大家第一时间以为的教育主管部门或者学校。

与此同时,还有另外一个消息。21世纪经济报道曾发文称:目前国内已经有多所公办学校为课后服务支付并购买了学科类校外培训服务,单个标的规模达数百万元。这些服务内容,主要就是录播课。也就教育巨头1元转让给内部人的资产。

在今年年初是有文件提到:课后服务方面,学校不得委托或引进校外培训机构开展学科类课后服务;校内资源不能满足学生发展兴趣特长等特殊需要的,可以通过购买服务等方式,适当引进非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参与课后服务。

21世纪经济报道这里提到的是引进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参与。同时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周洪宇表示这种“官方补课”可以有效满足学生的多样化需求,低价、高效优质地补差、培优,并且能够保证教育公平。

显然未来能够继续经营下去的,要么是白名单上的非盈利性学科类机构,要么就是跟公立学校有着千丝万缕联系的机构,无论是学科类还是非学科类,未来的培训都要依托在学校的基础上开展

图源网络,侵删。和你一起看教育趣闻,分享教育理念,了解学科知识

期待您的关注、分享和点评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教育资讯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