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教育资讯

30岁本科生在工地干体力活,不怕苦不怕累,但自感“人生无望”

手机刷到一个动态,内容是一位高校毕业生抱怨自己当下的生活状态。他说自己现在居无定所,做的不是专业的事情,而是在工地干重体力活,不被关心,不被认可,连以前的朋友都不愿意跟自己来往,非常失落。

这位高校毕业生还表示,自己不怕苦不怕累,但精神极度贫穷,因为他觉得自己没兄弟、没女朋友,买不起房子,父母又不关心自己,认为自己没有任何社会价值,完全就是痛苦地活着。他甚至想就这么躺平算了,反正自己的人生已经完了。

1)

一般来讲,在体制内单位上班才意味着有稳定的工作,而这种情况毕竟是少数,所以工作不稳定是很正常的,不少高校毕业生长期过着“这个单位工作一段时间,那个单位工作一段时间”的生活。但很少有本科毕业生,放弃了自己的专业,去工地干重体力活。

我们不清楚前文提到的那位高校毕业生为什么放弃自己的专业,选择去工地干体力活,但作为成年人,既然做出了这个选择,就一定要坦然面对。如果自己都不能释然,那做什么事都会觉得没有意义。

当然,我们要承认,本科毕业生不坐办公室而是在工地,确实容易被别人当成笑话看,甚至会被别人讽刺“没本事”。这主要跟人们的意识有关,在大多数人看来,高考考上本科,然后顺利毕业,学了那么多专业知识,花了那么多时间成本,不应该跟初中毕业生、高中毕业生一样去工地干活。

我们不能改变别人的看法,就只能改变自己的心态。无论是自己不具备足够的能力,还是错过了一些机会,选择了这条路就好好走下去,就算这种选择只是权宜之计,也没有必要抱怨人生。

2)

三十年前,本科毕业生是就业市场的抢手货,倘若不考虑那些学土建类专业的本科生,不会有其他专业本科生去工地干活的。可是,如今形势不一样了,年轻人就业形势不好,高校毕业生也面临就业困境。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今年1-7月份,16-24岁人口调查失业率为19.9%,连续4个月创新高。很多高校毕业生就业率数据很差,一些知名大学甚至求助“校友会”,恳请知名校友帮忙给本校毕业生找工作。

市场环境不好,大学生薪资增速放缓,导致越来越多的高校毕业生“怕就业”,他们宁愿待在家里“不就业”,或者以准备编制类考试为借口“缓就业”。

在麦可思研究院发布的《2022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中有几组数据:1、本科生脱产备考公务员的比例五年翻番;2、2022年“国考”总报名人数突破200万,创历史新高,应届本科生考公趋势明显;3、待就业本科生除正在找工作之外,剩余半数都在准备公务员、事业单位招录考试。

3)

高校毕业生遭遇就业困境,原因有些复杂,但我们可以从主观和客观两个方面简单分析一下。

客观方面,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经济增长缓慢,市场能够创造的就业能力在下降,今年一季度毕业生求人倍率只有0.7,即7个岗位对应10个求职者;城镇净增就业人数只有502万,不到去年同比的一半。

与此同时,企业用人标准不断提升,过去候选人和岗位的匹配度70%就可以了,现在可能需要提高到80%到90%,内卷更为严重。另外,因为“双减”政策的实施,教培行业岗位规模收缩幅度超过了30%,这进一步加剧了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困境。

主观方面,现在年轻人不仅对物质财富追求更强烈,也更注重工作和生活的平衡,一些低收入行业提供的工作岗位他们看不上,一些收入高但工作环境不好的工作,他们也看不上。所以本科生能接受繁重的体力活,去工地上班,真的不多见。

4)

俗话讲:“三十而立”,一个30岁的本科毕业生,不说有多大成就,至少也要在社会上立住脚,有自己的事业。而在工地干体力活,与自己的专业和所谓的事业又有什么关系呢?在这种情况下,个体自感“一事无成,人生无望”,是在所难免的。

不过,人生充满变化,未来的事谁也说不清楚,现在就下结论认定自己的人生没有希望了,肯定是不对的。

事实上,拥有本科文凭的人,出路比高中毕业生、初中毕业生多多了。如果对工地上的工作不感兴趣,就去看书备考,考公务员、考事业单位、考研,都可以。30岁的年纪,再考四五年没问题。

一个本科生,工地上的重活都干了,还怕啥?继续努力呗。要知道,普通人不努力一定会过得很凄惨,努力的话,至少还能过上普通的生活。

今日话题:你觉得找工作难吗?欢迎大家参与讨论。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教育资讯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