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小学

高中地理|如何严谨表达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

人教版:由于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气压带和风带在一年中做周期性的季节移动。在北半球,与二分日相比,气压带和风带的位置大致是夏季偏北,冬季偏南。

中图版:由于地球不停地自转和公转,太阳直射点的位置随季节变化而呈现规律性的南北移动,这就导致了风带和气压带也呈季节性移动。就北半球而言,夏季气压带和风带北移,冬季南移。

湘教版:由于太阳直射点随季节变化而南北移动,气压带和风带在一年内也做周期性的季节移动。就北半球来说,大致是夏季北移,冬季南移。

鲁教版:地球上七个气压带和六个风带随太阳直射点的季节移动而移动。就北半球而言,气压带和风带的位置大致是夏季偏北,冬季偏南。

比较分析:

第一个差别是气压带和风带季节性移动的原因表述不同。人教版、湘教版和鲁教版表述为两者为因果关系,中图版教材表述为先后关系。

相较之下,因果关系更为严谨。教师在讲授过程中应注意基本的逻辑关系。

第二个也是最重要的一个差别就是气压带和风带的位置表述。人教版和鲁教版表述为“夏季偏北,冬季偏南”,中图版和湘教版均表述为“夏季北移,冬季南移”。

个人认为,中图版和湘教版的表述是不正确的,对于教学是有误导的。

周末给学生的测试中,以下表述为零分。

理由是:夏季时(理论意义上的7月之后),气压带和风带也是会南移的。

南移北移只是对于运动过程的表述,位置偏南偏北是一个结果的表述。

第三个差别,同是偏南偏北的结果表述,人教版强调了“与二分日相比”,而鲁教版并没有。

显然,偏南偏北是一个相对方向的表述,自然就需要一个参照物,所以人教版教材的表述更为严谨。利用参照物表述方位也是我们应该传递给学生的思维方式。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教育资讯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