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教育资讯

会表达的孩子, 一开口就赢了

吴军博士曾发表过一篇文章——《美国的大语文教育给我们什么启示》。吴军博士认为,在对比了中美语文教育后,美国的教学方法和思路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

例如,美国教育并不“重文轻语”,他们很重视口语表达能力,“几乎所有的课程,都会有5%-10%的成绩是由发表讨论意见来决定的”

美国的孩子在入学考试入职面试竞赛演讲报告、公益募捐、辩论赛等各方面的场景中,都要通过表达,去向他人展示,加强沟通与联系。

美国教育对口语表达能力的关注,让美国青少年的口语应用能力极强,而这些会表达的孩子,往往一开口就赢了。

美国语文教育对学生能力的提升训练概括为口头表达能力、严肃读物的阅读能力、语文在生活中的运用能力三个方面。

而这三方面,事实上与中传花少长久以来坚持的教育理念是高度契合的,接下来就由小编来详细解析一下。

口语表达能力

口语表达能力

在口语表达能力方面,吴军博士提及的在面试、演讲等场景中锻炼口头表达能力,正是我们一直以来坚持的场景教学法

带领孩子们走出课堂,到真实的生活和实践中去,在具体场景中调动孩子们思维的积极性。

让孩子学会如何应用自己学到的口语传播知识,加深记忆和理解,并将其转化为自己的语言,用他们敏锐地感知力获取信息、形成认知、传播文化。

严肃读物的阅读能力

严肃读物的阅读能力

严肃读物的阅读能力,是学生扎实学科知识的体现,可以通过科学系统的训练来进行培养。

中传花少许多教学法和技巧,都是在潜移默化地帮助学生奠定学科基础。

例如在语言表达中的“备稿六步”,就是在一步步为学生详细解构阅读和理解稿件的过程。

帮助学生理解文章的中心思想,理解作者的内在语,训练学生的阅读能力,并通过自己的思考,对稿件进一步加工,再用嘴巴传达给世界,形成传播。

这个思维的加工转化和理解的过程,对学生任何方面的成长,都是卓有成效的。

语文在生活中的运用能力

语文在生活中的运用能力,吴军博士提到,“美国小学一开始给学生们教授的不是大量的单词、著名的诗歌等等,而是如何认识自己、理解周围的世界等”。

而中传花少采用的图片解读、视频解读、口语逻辑、即兴演讲的训练方式,就是在从身边的事物开始,帮助学生建构对于世界的认知,从而形成个人独特的思维模式。

这也是丁龙江教授所坚持的,让孩子们从周遭的事物,去逐步的认识世界,感受事物,传播思想。

中传花少在探索的过程中也卓有成效,帮助许多学生奠定了学科学习的基础,语文成绩大大提升。在中传花少学习的梁艺晨表示,“我的成绩之前属于中上等,学习了即兴口语以后,语文成绩明显进步了许多。即兴口语对我的作文有很大的帮助,它使我的作文结构完整、逻辑清晰”。

也有机构老师在接受我们的采访时说道,“我们把这个读图训练法运用到了四到六岁的孩子记古诗的教学环节中,产生了非常好的效果。四到六岁的孩子,很多还认不齐字,但是我们通过图片导入法,他们快速的记住了这首古诗,甚至还能自己模仿着写作”。

更有学生家长指出,“通过即兴口语表达训练,孩子从最开始说话时的颠三倒四,到现在自己可以在群里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而且逻辑清晰,有条不紊。在学习过程中,他能坚持认直地听课,详细地做笔记,愉快地与老师互动,并且一直坚持到最后,作为家长,我真的感到很高兴,孩子自己表示也会一直坚持下去。”

家长评价

国内高校近年来兴起的混合式教学、翻转课堂等,正是在引导着学生积极参与课堂、直抒己见,帮助很多学生深入到课堂中去,并获得更多表达的机会。中传花少也希望这类科学的教学方式能够下沉到青少年阶段,为青少年打好语言表达的基础,让口语传播能力成为他们一生的竞争优势。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教育资讯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