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小学

80后90后可以“啃娃”了, 教育部规定, 中小学生要学做饭和修家电

很多80后和90后都不会做饭,虽然已经为人父母,但平时都是家里的老人做饭,如果老人不在家,就带着孩子出去吃,或者是在家里点外卖。

家长都不会做饭,孩子更不会这项“技能”了,有些孩子在“温室”中长大,不仅不会做饭,也没吃过什么苦,变得弱不禁风。为了改变这一现象,教育部规定,中小学生每周都要上“劳动课”。

教育部规定,中小学生要学会做饭和修家电

80后和90后小时候上过劳动课,上劳动课时,老师会带着学生一起劳动,比如大扫除、打扫操场、拔草等等,放假之后,老师也会要求学生帮助家长做家务,包括收拾房间、洗衣服、洗碗等等。

可是现在大多数中小学都取消了劳动课,学生每天把大部分时间都用在学习上,很多中小学生都不愿意劳动,导致责任心变差,身体素质也不如以前的学生。

教育部发布新规定,从2022年9月份起,所有中小学生都要开始上劳动课。劳动课的内容包括做饭、修理家电、收拾房间、种菜、饲养家禽等等。

不同年级的学生,需要学习的“技能”也不一样。就拿学做饭这件事情来说,一二年级的学生要学习洗菜、择菜等,三四年级要学会拌凉菜、煮鸡蛋等,五六年级要学会做家常菜,比如炖骨头汤、炒鸡蛋等。初中生要能够独立做午餐和晚餐,每顿要做3-4道菜。

小学生从三年级开始,就要开始学习电饭锅等电器的使用,五年级时要了解电视、冰箱等家用电器的功能特点,从初一开始,要了解家电的内部结构,并学习保养方法,可以用工具对家电进行拆卸、清理和维修等等。

很多家长看到教育部的这项规定之后,表示80后和90后可以“啃娃”了,他们以前吃父母做的饭,等到父母老了之后,孩子已经学会了做饭,可以吃孩子做的饭,这也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

学生不能只关注学习,要全面发展

以前采取“应试教育”的教育模式,学生只要学习成绩好,就能够考上好高中、好大学。其实这种教育模式有很多弊端,比如培养出很多“死读书”的学生,他们成绩确实很好,但是却不能吃苦,无法活学活用。

现在采取“素质教育”的教育模式,要求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教育部出台了很多政策,比如要将美育科目纳入中考,提高体育在中考中的地位,等等,现在要求中小学9月份开展劳动课,也是属于素质教育的范畴。

国家的发展需要人才,不仅需要文化课成绩非常好的人才,也需要技能型人才,所以说学生不能只关注学习,从小学开始就要全面发展,多上体育课、劳动课之后,学习文化课的时间变少了,成绩可能不如从前,但在其他领域会取得更好的成绩。

这对于学生个人而言,也有很多好处,现在大学生的数量增多,就业难度大,全面发展之后,能够提高自己的竞争力,对自己未来的发展会起到一定帮助。

中小学增加劳动课之后,需要家长的配合

教育部虽然已经下发了规定,但这项政策到底能够顺利实施,要靠学校和家长的共同努力。此前教育部要求中小学实行课后延时服务,家长的参与度很高,很支持这项政策,所以这项政策落实得很到位。

中小学开展劳动课之后,也需要家长的配合。教育部表示,每周至少开展一节劳动课,学生要积极参与,老师也应该重视这一课程,要让学生在课堂上学到真正有用的东西。

但毕竟学校是教书育人的地方,让一个班级的学生同时在学校里做饭不太现实,学校里没有做饭的环境和工具,所以就需要家长配合老师完成这项工作。

学生放学回家之后,家长可以按照老师的要求,在家里带着孩子一起做饭,等到孩子学会之后,可以让孩子单独做饭,再把孩子做好的饭菜通过网络传给老师,这样一来,通过老师和家长共同的努力和配合,会把学生教育得更好。

最后我想说,中小学开展劳动课是一件好事,以后80后和90后应该可以“啃娃”了,吃到孩子做的饭菜,会感到很幸福,但是劳动课的开展,需要家长的配合,家长应该多和老师沟通,一起把这项工作做好。

互动话题:对于教育部要求中小学生学习做饭这件事,您都有哪些想要发表的观点?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教育资讯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