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小学

地理老师用无人机拍摄, 举报多所学校补课, 各处回应“有点意思”

课外补习在很多家长眼里,已经是司空见惯的学习方式,尤其是城市里学生之间“内卷”更为明显。除了个别能力突出的学霸,普通学生要是不补课,甚至反而显得“另类”了。

想进步的意识无可厚非,但任何形式如果过了度,就可能带来“反作用”。为了保证教育公平和减少底层家庭的培养负担,有偿补课早已有明确的限制。想不到这也引起了后续其他效应。

举报补课“成风”,地理老师用无人机,拍下多所学校补课场景

其实在双减落实之前,很多家长对于“补课热”的现象嗤之以鼻,认为当代学生的培养模式不合适,想让子女有更多进步空间,只能接受昂贵的补习费给他们争取资源。

家庭条件好无所谓,可对于普通的工薪家庭而言,这么多年培养过程中需要投入很多成本。而且,从更宏观的角度看,“补习成风”带来的不仅是学生们内卷的加深。

更意味着普通子弟因为家境因素拿不出课时费,在竞争中出于更加劣势的境遇,上升渠道被进一步限制。这也正是限制有偿补习的重要原因。

但或许谁也没想到,双减之后“举报”的现象却越发频繁了。有家长去反映辅导机构在非补习时段进行授课;也有人吃完老师的“小灶”,再反手将老师举报,要回补习费。

当然,理论上这些举报行为是符合规矩的,只是在大家心里到底如何评价,可能是另一回事。想不到连老师也可能加入这个行列,举报补课真的“形成风气”了吗?

原来,有位地理老师在这个暑假,亲自用五天四宿的时间,沿途拍下了多所学校补课的场景。他带着无人机设备,在很多学校周围观察是否有这类情况。

最后用拍下的画面,对8所中学进行举报,提交给了对应的教育管理部门。对于这位地理老师的做法,网上也形成了两种不同评价。不过,我们还是先看看各地回应。

各处回应“有点意思”,地理老师表示“意料之中”

原则上来说,暑假期间是不能讲课的,即使高中也不提倡用赶进度的方式提前结课和超前进行复习。但现实中,家长的期望可能是相反的。

这位地理老师也将自己的经历分享到了网上,迅速引发了讨论。很快,各地对于收到的举报也进行了回复,不同的解释听完之后真是“有点意思”。

海宁的教育管理部门表示,当时该校是计划开放教室和运动场所,为假期里不方便在家学习的同学提供便利,在场老师也只是负责维持秩序,并非补习。

如此的话,确实是很人性化的服务啊,家长们忙着工作,暑期里让学生去学校写作业属实合理。再看一下泰顺的回复,原来泰顺中学的教室里,是优秀校友在跟部分同学交流经验。

而苍南当地的回应则比较“强硬”,不仅直接否定了补课行为,还提醒这位老师“没有经过学校允许,就用无人机拍摄,可能被追究责任”。

后来,也有人再次找到这位姓符的地理老师,他表示自己只接过一次关于反馈问题的电话回复,之后也就不了了之。

符老师坦言,自己的个人影响力很有限,这样的结果也是意料之中。但是他认为,只要自己的举动能引发更多关注和探讨,也是有意义的。

符老师此举是为了推进公平,但很多家长并不认可

其实这位符老师本人的子女已经在某本科大学就读了,中小学补习现象,对他而言并不存在“自家孩子没处补课就去举报别人”的心态。

老师表示自己此举只是希望能更好地推进公平,不要在补习的问题上区别对待;他也希望家长们不要对补课过于执着,一旦没有补习机会就陷入不安。

有些家长觉得,这位符老师很勇敢;但很多家长也并不“领情”,他们认为高中阶段学习本来就很紧张,如果学校能主动提供学习资源,家长是很愿意的。

如果他不是老师的身份,而是某个学生的父母,那么很可能被认为是“自己娃学习不好,也不想别人提高成绩”。总之,对于这位地理老师的评价可谓众说纷纭。

【今日话题】你如何评价符老师的举动呢?(图片源自网络)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教育资讯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