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小学

乡村教师的寒假日记|徐艳花: 我愿掬一捧阳光, 守望孩子的成长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巩悦悦策划整理

编者按:“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这是绝大多数小规模乡村学校的真实写照。过去的2021年里,记者从沂南走到郓城,再从沾化奔赴沂源蹲点,见证了很多有情怀的教育者扎根农村,他们正努力用微光弥补差距,帮助农村孩子更好的成长。

家人闲坐,灯火可亲,这是春节团聚的理想状态。而在山东多地的小规模乡村学校,数不尽的乡村校长和老师正奔波在通往半山腰、偏远农村的学生家里,他们想利用宝贵的寒假时间,走到孩子家里,走进孩子心里。即日起,齐鲁晚报·齐鲁壹点《青年说》栏目将陆续推出“乡村校长/教师的寒假日记”,聚焦乡村教师家访的所见、所闻、所感,为农村孩子点亮梦想,为乡村振兴注入力量。

以下是沂南县岸堤镇第一初级中学教师徐艳花的寒假日记:

2022年2月6日星期日晴

我叫徐艳花,是沂南县岸堤镇第一初级中学的一名语文教师,现担任八年级两个班的语文教学。为了更好地服务于学生的学习与生活,加强与学生及家长的沟通,面对面帮教、微信交流、电话访问、入户走访已成为我常态化的一项工作。我包保的学生彭龙成恰好在我所教的班级中,自接到帮包任务的那一刻起我就更有意地更用心地去关注他。在语文早读课和语文课堂上给予了他更多学习上的指导和帮助,利用彭龙成的课余时间进行面对面检查作业、辅导学习、交流思想、关心生活等。每一次与孩子及其家长的接触、交流情况,我都认真地在《成长手册》中作了记录,很是希望从日常的细微处看到孩子的成长。

一年多的接触让我真正融入了孩子的生活中,走进了孩子的家庭中。让我对孩子及其家人产生了深厚的感情,流淌于心底的那份牵挂与责任感时常涌动着我的心绪。2月5日下午,我又一次拨打彭龙成爸爸的电话,电话那头传来电话已停机的语音,又微信联系也一直没有回应。这让我更多了几份牵挂与担忧,于是决定第二天家访。

2月6日,新春伊始,晨曦温暖朗润。早早喊上儿子一同驱车70多里的路程来到彭龙成家。彭龙成和他的妈妈、两个小弟弟、一个小妹妹在家,爸爸去田里忙农活了。看到未约而至的我们,他们非常惊喜和激动。弟弟妹妹们都还很小,正是用人之际,服侍四个孩子、忙于家务的妈妈和忙于侍弄12亩农田的爸爸,更是无暇顾及到彭龙成的学习。

彭龙成是一个性格较内向、头脑聪明、满脸笑容、讨人喜爱的男孩子。在家是一个关爱小弟小妹的好哥哥;是爸妈的好助手、乖孩子;在校是一个听话、懂事的好学生。只是由于学习基础较差,成绩不是很理想。他的妈妈温柔、善良,话语不多,满脸的笑容难掩心中的喜悦与感激,从交流中得知唯一的一部智能手机已停机。

首先我对彭龙成在假期中能够做到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还帮爸妈做些家庭日常琐碎之事给予了肯定和表扬,并进一步跟他分析了父母的艰辛与不易,再三叮嘱他一定要珍惜时光、努力学习、照看弟妹们、为家庭干力所能及的事务、敬爱父母等。简单分析了一下学习成绩,虽不是很理想,但肯定了他的进步。

彭龙成妈妈不多的言语和急切的眼神中流露出对孩子学习上的愧疚和期盼:多次催促彭龙成把作业让老师检查,不会的快问问老师,他做的对吧老师……我认真地检查了他所有学科的作业,字书写的较以前认真了很多,生物、地理两科做的很好,其他学科都还没有跟上放假前我和他一起制定的“寒假学习计划”。

我又根据他的学习进度和他一起重新调整了一下学习计划,一再强调一定要按照每天的进度认真完成学习任务。最后再三叮嘱他:生物、地理五月份就要学业水平考试了,一定要在这两科上多用些时间、多用心去努力复习,力争取得好成绩,还要兼顾其他学科的作业要认真完成。

与此同时,我还叮嘱了与疫情、水、火、电、交通等安全隐患相关的注意事项。最后,我们和孩子们很快乐地玩了会儿游戏,在高兴、和乐的氛围中结束了这次家访。妈妈感激地送我们到巷口,调皮可爱的孩子们蹦蹦跳跳、高高兴兴的绕在我们周围相随而行。

一条悠长的乡间小路,几间瓦房、四方小院,朴实人家、守着流年、平安幸福,最令人恋慕的一碗人间烟火,生活生香。我愿掬一捧阳光,温暖希望,守望孩子的成长!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教育资讯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